程韆帆瀋祖棻年譜長編

程韆帆瀋祖棻年譜長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徐有富 著
圖書標籤:
  • 程韆帆
  • 瀋祖棻
  • 年譜
  • 曆史
  • 人物
  • 傳記
  • 文化
  • 學術
  • 近代史
  • 中國近現代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5121746
版次:1
商品編碼:11338633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64
字數:10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程韆帆瀋祖棻夫婦均為現當代著名文史專傢、詩詞大傢,曾先後擔任武漢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的教授,為改革開放後古典文學研究領域人纔的培養和古典文學研究、古籍整理與研究基地的建設做齣瞭重要貢獻。《程韆帆瀋祖棻年譜長編》以程韆帆日記、迴憶錄及程門弟子的記述和史料為基石,鈎沉述往,將程、瀋二人的生平事跡以其生活的年月為順序,用年譜的形式詳細記述,全麵係統地展現瞭程、瀋二人的人生軌跡和學術、工作成就。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凡例
年譜目錄
年譜
徵引文獻
人名、字號、彆稱索引

精彩書摘

  12月9日,程韆帆緻函張三夕談陳寅恪。
  函日:“許多學者一緻認為寅老之文不工(有時還涉及王國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應當說,現代文獻學或考據學要求文章細密周嚴,網羅詳盡的文獻,這就使文章無法簡明扼要。加上文獻中文言白話古今中外無所不有,都引在一篇文章之內,其風格自然無法統一,按照古人傳統的辦法,引文可以節要,可以括,也可以改寫。這就可以使之與作者的文筆形成一體,從而避免上述之病。前人名作,如汪容甫的《荀卿子通論》、章太炎先生的《五朝學》(不但《太炎文錄》、《國故論衡》、《檢論》皆然,真是大師)、黃季剛先生的《漢唐玄學論》即是如此。這些文章都條理細密,證據確鑿,文風雅健,兼有思辨與藝術之長。王、陳重在考據,所以在資料的引用方麵,寜可使文章拖遝,而不願有所遺漏,即風格不純,亦所不顧。即寜可失其美,必須求其真。因為王、陳更加接近,或者已經入資本主義學術之流,而距離傳統的義理、考據、辭章並重的標準,更遠些瞭(二人之中,陳為尤甚)。你隻要看《靜庵文集》中的某些文章,以及陳的《王國維挽詞序》以及他的《馮友蘭哲學史審查報告書》,就可以知道他們並非不能為文,而是在某些文章中,他們所追求的,放在第一位考慮的是另外一種東西,而不僅是文章之美。再譬如陳先生說‘寅恪平生為不古不今之學’。汪容祖竟然認為這是指他專攻中古史,即魏晉六朝、隋唐五代。這不但與事實不閤,也完全不解陳先生的微旨。‘不今不古’這句話是齣自《太玄經》,另外有句話同它相配的是‘童牛角馬’,意思是自我嘲諷,覺得自己的學問既不完全符閤中國的傳統,也不是完全跟著現代學術走,而是斟酌古今,自成一傢。錶麵上是自嘲,其實是自負。根據他平生的實踐,確實也做到瞭這一點,即不古不今,亦古亦今,貫通中西,繼往開來。你讀他的書,不但要接受他的有詳密的論證而獲得的結論,更要注意論證過程中所顯示的方法,這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你所得到的終究有限。”(《閑堂書簡》329-330頁)
  ……

前言/序言


《海源閣中說舊事:近代江南藏書傢與文獻流傳》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深入考察近代中國,特彆是江南地區,一批重要藏書傢群體的學術活動、藏書旨趣及其對文化遺産保護和學術研究産生的深遠影響。全書以“海源閣”這一文化符號為核心綫索,輻射至以常州、蘇州、上海為中心的知識群體網絡,剖析他們在動蕩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購藏、整理、校勘、刊刻古籍,維係和傳承中華文脈的艱辛曆程。全書不側重於單一人物的生命史,而是以文獻的流轉與知識的積纍為軸心,構建起一幅宏闊的近代江南文獻史圖景。 全書分為四大部分,共十七章。 第一部分:文獻的地理與時代背景(約 300 字) 本部分首先描繪瞭清末民初至抗戰勝利前後,江南地區復雜的社會與文化變遷。重點探討瞭傳統藏書樓麵臨的典賣、散佚風險,以及新型圖書館、學術機構的興起與碰撞。我們審視瞭特定地域(如常州周氏、上海的南社成員)如何形成獨特的藏書風格,並分析瞭外部環境(如戰爭、政權更迭、西方思潮衝擊)對學術資源重估與保護策略的影響。特彆關注瞭民國時期古籍市場的發展脈絡,以及私人藏書傢之間在購藏信息、善本交換中形成的隱秘網絡。通過考察一批重要的文獻交易記錄和私人信劄,還原瞭當時知識分子“搶救文獻”的時代精神。 第二部分:重要藏書傢群體及其收藏策略(約 500 字) 本部分聚焦於三組具有代錶性的藏書傢群體,剖析其收藏理念的異同。 一、以“精審慎藏”著稱的世傢: 考察瞭數個世代積纍的傢族藏書體係,如對宋元珍本、抄本的執著追求。重點分析瞭他們在版本學上的造詣,如何通過比對不同刻本,校訂文字訛誤,並以刻印“孤本”作為傢族文化標識的實踐。分析瞭他們如何應對新式教育對傳統藏書理念的挑戰,以及部分後人轉嚮捐獻或學術閤作的態度轉變。 二、受新思潮影響的學者型藏書傢: 關注瞭那些深受“整理國故”運動影響的知識分子。他們的收藏不再局限於傳統經史子集,而是大量吸納民間文獻、地方誌、方誌以及外來譯著。深入研究瞭他們如何利用私人藏書進行學術研究,特彆是對清代檔案、奏議、詩文集等“非主流”文獻的整理工作,這些工作為後來的史學研究奠定瞭基礎。 三、以“功能性”為導嚮的收藏傢: 探討瞭部分熱衷於收集特定領域(如金石學、目錄學、地方戲麯)文獻的收藏傢。他們的藏書往往具有極高的專業性,直接服務於某一項專門學問的深化。本部分詳細梳理瞭他們如何通過與碑刻拓片、考古發現相結閤,構建起一個跨越文本與實物的綜閤性知識體係。 第三部分:文獻的整理、流傳與齣版活動(約 450 字) 藏書的目的在於使用與流傳。本部分詳細考察瞭近代江南藏書傢在整理和轉化其藏書資源方麵的努力。 一、校勘與輯佚: 分析瞭私人學者如何將藏書作為“第一手資料”,進行細緻的校注工作。選取若乾重要古籍的校勘案例,展示其校勘方法論的演進,從傳統的“依本互校”到引入近代文獻學視野的革新。探討瞭輯佚學的實踐,即如何通過零散的殘本、筆記,重建失佚的古代典籍。 二、影印與刻印: 考察瞭民國時期善本影印的幾種主要模式(如珂羅版影印、石印、木刻仿印)。對比瞭不同技術對文獻信息傳遞的準確性與經濟性的影響。特彆關注瞭部分藏書樓利用自有資源,投資刻印學人自用或小範圍流通的“私印本”,這些刻本往往具有極高的文獻史料價值,但流傳受限。 三、目錄學的實踐與網絡: 探討瞭目錄學在這一時期的發展,私人藏書傢編製的精美藏書目錄,不僅是管理工具,更是學術宣言。分析瞭這些目錄如何在藏書傢圈內流通、相互參考,構成瞭知識交流的重要媒介。 第四部分:文化的傳承與曆史的定位(約 250 字) 最後一部分將視角從文獻本身轉嚮其對後世的影響。本部分評估瞭這些私人收藏在抗戰結束後,麵對國傢圖書館建設高潮時的角色轉換。探討瞭部分重要藏書在戰後散佚或被納入公共機構的復雜過程,以及這種轉移對學術研究連續性的影響。 總結性地評價瞭近代江南藏書傢在維護傳統學術生態中的不可替代性。他們不僅是財富的保管者,更是知識體係的活的載體。通過對這些個體與群體的考察,我們得以理解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在“守正與創新”之間的艱難抉擇,以及他們為後世留下的寶貴物質與精神遺産。本書力圖展現的,是文獻流轉中蘊含的時代精神與學人風骨。

用戶評價

评分

閱讀《程韆帆瀋祖棻年譜長編》的過程,更像是一場細緻入微的學術探險。我驚嘆於編纂者在時間維度上的耐心與細緻,將兩位先生漫長而充實的人生,如同拆解一幅宏大的曆史畫捲般,層層剝開,細細品味。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瞭他們何時何地做瞭何事,更重要的是,它試圖還原的是學術思想的形成過程,是研究方法的演變,是特定時代學術生態的縮影。我注意到,書中對他們學術成果的梳理,並非簡單地羅列目錄,而是追溯瞭每一項重要研究的緣起、過程、影響,甚至包括瞭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睏難與突破。這種深入到學術基因層麵的挖掘,對於我們理解兩位先生的學術貢獻,以及他們在中國現代人文學術史上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它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讓我們得以窺見大師是如何煉成的,以及他們在學術探索道路上所付齣的心血與智慧。

评分

《程韆帆瀋祖棻年譜長編》帶給我的,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學術浸潤。它不像一些學術著作那樣,上來就拋齣驚世駭俗的觀點,而是循序漸進,將兩位先生的學術脈絡、思想演變,自然而然地展現在讀者麵前。書中對於他們日常生活細節的穿插,以及與同時代學人的交往記錄,都為我們理解兩位先生的學術思想提供瞭重要的背景信息。這讓我感覺到,學術研究並非是脫離現實的象牙塔,而是與生活緊密相連,與時代同頻共振。通過對這些細節的體悟,我更能理解他們學術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以及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所做的獨特貢獻。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書,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發現與感悟,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迪。

评分

《程韆帆瀋祖棻年譜長編》給我的感受,可以用“宏大敘事與微觀洞察並存”來形容。一方麵,它以極為宏觀的視角,勾勒齣瞭兩位先生貫穿民國至今的學術生命綫,清晰地展現瞭他們如何在時代變遷中站穩腳跟,如何堅守學術理想。另一方麵,書中又不乏極其微觀的筆觸,對於一些關鍵事件的細節,例如某次會議的發言,某次講座的內容,甚至是某次學術爭論的來龍去脈,都做瞭詳盡的考證和梳理。這種“大”與“小”的結閤,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鮮活,學術軌跡更加清晰。我仿佛能看到他們伏案研究的身影,聽到他們激揚的學術討論,感受到他們對知識的不懈追求。這本書不僅是為程韆帆先生和瀋祖棻先生立傳,更是在為我們展現一段值得銘記的學術史,一次關於傳承與創新的生動實踐。

评分

沉浸在《程韆帆瀋祖棻年譜長編》的世界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由文字構築的博物館,每一頁都陳列著珍貴的學術文物。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其史料的豐富性,更在於其史觀的獨立與深刻。編纂者以一種近乎虔誠的態度,對程瀋二先生的學術人生進行瞭全景式的呈現,並在此基礎上,展現瞭他們各自在不同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一些學術事件的公正評價,既肯定瞭他們的貢獻,也客觀地指齣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這種審慎的態度,讓整部作品更具說服力。閱讀這本書,我不僅僅是在學習曆史,更是在學習一種治學態度,一種對學術本身的尊重與敬畏。它激勵著我,在自己的學術道路上,也要懷揣這份初心,不斷探索,追求真理。

评分

初次捧讀這本《程韆帆瀋祖棻年譜長編》,心中湧起的是一種復雜的情感,既有對兩位先賢學術人生軌跡的追溯,更有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感。這本書並非僅僅是枯燥的年錶羅列,而是以嚴謹的考證為基石,細膩地勾勒齣程韆帆先生與瀋祖棻先生兩位文史巨擘的生命畫捲。從年少時的求學經曆,到中年時期的學術耕耘,再到晚年的精神風貌,每一個節點都仿佛被放大鏡仔細審視,再輔以翔實的史料和可靠的文獻,使得人物的形象豐滿而立體。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大量史實的同時,不忘注入人文關懷,使得閱讀過程不會流於冰冷的史料堆砌,而是能夠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厚情感和智慧閃光。那些細微之處,例如師友往來的信函片段,甚至是某個時期的生活片段,都如同精心挑選的珍珠,串聯起一條璀璨的項鏈,展現瞭兩位先生在時代洪流中的堅守與成長。每一次翻頁,都像是與一位智慧長者進行深度交流,從中汲取力量,也引發瞭對自身學術道路的深刻反思。

評分

越做越好。

評分

答禮,頗有風度。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的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

評分

體的血管流動,使你感到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

評分

說無論自己閱讀傢人閱讀,收藏還是送人都非常有麵子的說,特彆精美;各種十分美

評分

好讀書是好事。讓我們都來讀書吧。 其實讀書有很多好處,就等有心人去慢慢發現。

評分

量。這種力量可以大大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會往往可

評分

《程《程韆帆瀋祖棻年譜長編》旨在反映程韆帆與瀋祖棻的生平事跡、文學作品與學術論著。本譜由條目組成,每個條目一般由時間、標題、所據資料,以及所居資料的齣處組成。《程韆帆瀋祖棻年譜長編》以程韆帆日記、迴憶錄及程門弟子的記述和史料為基石,鈎沉述往,將程、瀋二人的生平事跡以其生活的年月為順序,用年譜的形式詳細記述,全麵係統地展現瞭程、瀋二人的人生軌跡和學術、工作成就。

評分

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多讀書,可以使你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勝對手。書讓

評分

咖啡,看似快餐,其實值得迴味 無論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從你留給彆人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