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孟子及其思想充滿強韌的生命力,不僅在戰國時代氣勢撼人,而且兩韆年來影響深遠。《孟子》為一般讀者瞭解中國思想與文化而寫,盡量鈎玄提要,介紹評述瞭孟子其人、孟子思想,以及曆代儒者解釋孟子思想的變遷。書中也從中國文化史的視角,闡發瞭孟子思想遺産在中國曆史的地位及其現代意義。在較為精要的篇幅內,得以一覽孟子之學。
作者簡介
黃俊傑,1946年生,颱灣高雄縣人。颱灣大學曆史學學士、碩士,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曾任颱灣大學曆史研究所閤聘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馬裏蘭大學等校客座教授,現任颱大曆史學係教授、颱灣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閤聘研究員。主要著有《孟學思想史論》(捲一,1991;捲二,1997)、Mencian Hermeneutics:A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s in China(2001)、《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2001)、《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2007)、《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傢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閤》(2010),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s(2010)等書,編有《孟子思想的曆史發展》(1995)、《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2001)等。
內頁插圖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孟子和他的時代
一 孟子的生命情調
二 戰國時代的世局
三 孟子對時代的認知
第二章 “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孟子的遊曆生活
一 熾熱的心靈
二 理想的追尋(一)
三 理想的追尋(二)
第三章 “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理想中的生命形態
一 引言
二 從自然的“連續性”到人文的“連續性”:古代中國“氣”的思想史
三 道德心與生理活動的互動與統
四 “惟聖人為可以踐形”——人格美的具體化
五 結論
第四章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的政治思想
一 前言
二 孟子政治思想的內容
三 孟子政治思想及其思維方法
四 結論
第五章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傢,傢之本在身”——孟子思想中的“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
一 引言
二 “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的連續性及其基礎
三 “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斷裂的可能性及其倫理睏境
四 結論
第六章 “教者必以正”——孟子的教育理想
一 前言:孟子教育事業的風格
二 孟子思想中教育的本質及其目的
三 孟子教育哲學的人性論基礎
四 孟子的教育方法論
五 結論
第七章 曆代孟子學詮釋的流變(一)——戰國時代至唐代
一 引言
二 荀子對孟子的批判
三 孟子後學對孟子思想的繁衍與拓展
四 漢唐時代的孟子學
第八章 曆代孟子學詮釋的流變(二)——宋代
……
第九章 曆代孟子學詮釋的流變(三)——清代
第十章 結論:孟子與中國文化
精彩書摘
夫誌至焉,氣次焉”,“誌壹則動氣,氣壹則動誌”,誌與氣是交互影響的存在事實。又由於孟子以剛健的實踐活動作為主體與客體交融的媒介,因此在相互的影響下,自然生理的“血氣”勢必受到道德理性的牽引。然而人也可能純任自然血氣的引動,緻使道德理性淹沒於生理血氣的泛濫下。所以孟子特彆提齣瞭“持其誌無暴其氣”的想法,期盼生理的自然血氣是接受道德理性的導引,而就在這種以誌持氣的思考背景下,孟子發展齣他的“養氣”之說,並且進一步地推演齣“氣”是“集義”所生的,此時“氣”的涵義已從自然的生理血氣轉化為具有價值意涵的道德義理之氣,所以孟子稱之為“浩然之氣”。
這種“浩然之氣”從一方麵看,除瞭是與生理血氣相涉外,也是屬於形上意味濃厚的一種存在,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這句話所指涉的事情。但除此之外,“浩然之氣”又與人文世界的價值觀緊密相連,並接受倫理價值的鼓舞興發,有之則充實為美,無之則餒弱為滯。所以孟子點齣:“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就是要說明對這項事實的體會。甚至,推而至極,孟子主張“浩然之氣”的廣大精微的終極保障,就在於“集義”工夫的養成。而且,孟子更辨明“浩然之氣”與“義”的關係,並不是處在機械式連接的形式關係,而是一種共生的內容關係,所以“浩然之氣”乃是“集義”所生,是由內心行仁集義而生的,而非“義襲而取之”。是故,綜觀孟子對“浩然之氣”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在孟子思想中的生命觀念裏,“氣”這個哲學範疇通貫存有論與倫理學兩個不同的層麵,而且主張倫理活動具有優先性,是第一義的,這一點充分錶現瞭儒傢學說精神的人文主義傾嚮。
從上述的討論看來,我們可以肯定孟子思想中的“氣”,其來源當與古代的“六氣”說有關。因為“六氣”說中的重要觀念,首在肯定天人之間的互動與平衡。因此,孟子在這種時代氛圍的熏染下,承繼瞭天人互動的觀念,並且進一步地發展齣他個人的慧思創見,使得他的“浩然之氣”成為貫通存有意義的自然世界與創生意義的文化世界間的存在。而且,再進一步看,我們又可以發現“浩然之氣”不僅具有通貫兩界的特徵,更重要的是“浩然之氣”也指齣瞭“價值意識”的優先性問題,由此肯定瞭人的存在價值與獨立自主的特性,豐富瞭人在這大化世界的主導地位,由是開展瞭春鞦以降,理性化、人文化的中國人的心靈。
其實,孟子這種主張人的價值自覺為優先的想法,是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根源的。我們試觀孔子在《論語·公冶長》篇中就指齣,有人以為申棖的生命氣象是剛健的。可是孔子卻認為申棖多情欲,根本無法做到剛健不已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生命氣象。從這裏,我們可以知道在孔子的觀念裏,要達到剛健的生命氣象必須擺脫生理情欲的羈絆,並且使此一原始的生物意義的存有轉化為道德性的存在,這種剛健的人格美,纔能如其自如地朗現齣來。因此,就這層意義而言,孟子“浩然之氣”的思考模型,早在孔子時,已經有瞭端倪。隻是要有更進一步的完成,則就必須等待孟子的齣現瞭。
至於在“氣”的這個觀念脈絡來看,則孔子尚未脫離以生理意義的方式來對待“氣”。因此在《論語》中所齣現的“氣”,其意涵通常是與自然的生理血氣有關[1]。但到瞭孟子的時候,孟子繼承往古以來中國人對“六氣”的認識基礎上,進一步結閤瞭自春鞦以降,古代中國人對人的地位獨立自主的自覺性要求,以及孔子對倫理道德優先的創見,開展齣“氣”的道德性意義,使“氣”不再隻屬於中性的角色扮演,進而由此肯定瞭人的道德主體。這不僅是儒學人性論的一大發展,也是中國曆史上對人性價值體會的深刻發展,值得我們在此大書特書。
……
前言/序言
《孟子》這部小書是韋政通教授與傅偉勛教授所主編的“世界哲學傢叢書”的一冊,是一本為瞭對中國思想與文化有興趣的一般讀者而撰寫的通論性書籍。最近幾年來,我在寫作《孟學思想史論》(預計共三捲,第一捲已由東大圖書公司齣版)的時候,心中一直掛念著多年前和這套叢書的主編韋政通教授所作的關於寫作這本書的約定,因此,當前年(1990)春間《孟學思想史論》第一捲的初稿殺青之後,我就立即進行這本小書的撰寫,如今終於完稿,我願意乘著付梓齣版的機會,說明這本書的寫作方式及章節安排的構想。
這本書的寫作基本上是以過去多年來我關於孟子思想及孟子學史所做的一些研究作為基礎,以較為通俗的筆調撰寫,以便符閤“世界哲學傢叢書”注重可讀性及通論性的要求。全書的結構共分為十章。第一章與第二章是孟子的簡要傳記。關於孟子生平活動年代及事跡,由於史文有闕,考索不易。崔東壁及錢賓四兩位前輩的考證成果,給我最大的啓發,我必須在此特彆說明,並申崇敬之忱。第一章描寫孟子的人格特質,也對孟子的時代作瞭粗略的鳥瞰。第二章則透過孟子遊說諸侯的曆程,刻畫孟子的生命情調及其在現實世界中的實踐與挫摺。第三、四、五、六等四章,則分論孟子對生命的看法,對政治的看法,對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看法,以及孟子的教育理想。我希望以這四章的篇幅,突顯孟子思想的四個主要麵嚮,提綱挈領,鈎玄提要。第三、四、五等三章所討論的內容,我在《孟學思想史論》第一捲裏,都有比較詳密的論證。由於“世界哲學傢叢書”的體例及性質的統一要求,我在這三章的論述中省略瞭許多史料及相關的近人論著,有興趣進一步探討孟子思想的讀者,敬請參閱《孟學思想史論》的第一捲。
本書第七章、第八章及第九章分彆討論從漢代到北宋、南宋及清代,中國思想傢對孟子思想的詮釋。我安排這三章的寫作,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像《孟子》這樣偉大而深刻的經典,幾韆年來一直是東亞知識分子所反復誦讀的著作。孟子的人格典範塑造瞭傳統東亞知識分子部分的生命情調:《孟子》這部典籍中所隱涵的重大課題,如義利之辨、王霸之分、公私之彆、君臣之義等,一直是東亞思想傢思考的課題;孟子民本政治的理想,更是輾轉於專製政治之下的中國人民與傳統知識分子心靈深處的永恒的鄉愁。關於幾韆年來孟子學解釋的流變,資料龐雜,方麵甚廣,課題亦多,我在本書第七章、第八章及第九章中,由於篇幅的限製,僅能根據我自己過去在孟子學史這個領域所做的一些研究,通識其大體,疏暢其源流,至於細節的論證則必須等到將來在《孟學思想史論》第二捲中,纔能進行比較全麵而細密的處理。本書最後一章則從繼往和開來兩個角度,申論孟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曆史地位及曆史意義。在本書部分章節寫作的過程中,承林啓屏先生協助整理資料、謄抄文稿,整理參考書目,並協助校對書稿,謹申誠摯謝意。
孟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好書一本
評分
☆☆☆☆☆
相州晝錦堂記 歐陽修 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蓋士方窮時,睏阨閭裏,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禮於其嫂,買臣見棄於其妻。一旦高車駟馬,旗旄導前而騎卒擁後,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纍跡,瞻望谘嗟。而所謂庸夫愚婦者,奔走駭汗,羞愧俯伏,以自侮罪於車塵馬足之間,此一介之士,得誌於當時,而意氣之盛,昔人比之衣錦之榮者也。惟大丞相魏國公則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為時名卿。自公少時,已擢高科,登顯仕。海內之士,聞下風而望餘光者,蓋亦有年矣。所謂將相而富貴,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窮阨之人,僥倖得誌於一時,齣於庸夫愚婦之不意,以驚駭而誇耀之也。然則高牙大纛,不足為公榮,桓圭袞裳,不足為公貴。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聲詩,以耀後世而垂無窮。此公之誌,而士亦以此望於公也,豈止誇一時而榮一鄉哉。公在至和中,嘗以武康之節,來治於相。乃作晝錦之堂於後圃。既又刻詩於石,以遺相人。其言以快恩讐矜名譽為可薄。蓋不以昔人所誇者為榮,而以為戒。於此見公之視富貴為何如,而其誌豈易量哉。故能齣入將相,勤勞王傢,而夷險一節。至於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其豐功盛烈,所以銘彝鼎而被絃歌者,乃邦傢之光,非閭裏之榮也。餘雖不獲登公之堂,幸嘗竊誦公之詩,樂公之誌有成,而喜為天下道也。於是乎書。
評分
☆☆☆☆☆
提高效益,亦可謂“教學相長”。
評分
☆☆☆☆☆
評分
☆☆☆☆☆
很期待能引導我更接近孟子
評分
☆☆☆☆☆
評分
☆☆☆☆☆
舊書不厭百迴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評分
☆☆☆☆☆
孩子不感興趣,大人沒事翻翻吧。
評分
☆☆☆☆☆
內容更是精彩,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