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40年代是歐洲又一次革命風潮(1848)的前夕,此時在德國1525年事件又成為討論熱點並非偶然,戚美爾曼《偉大的德國農民戰爭》、恩格斯《德國農民戰爭》是其中兩部左派立場的名著。時隔多年之後迴看,這部著作討論不免過時粗疏之處,但史料的搜集證疏還是很紮實的、也沒有以立場剪裁史料的毛病,至今在中文書中仍是瞭解這一事件的唯一選擇。較新的理論審視可以找 彼得·布瑞剋 所著《1525年革命-對德國農民戰爭的新透視》來讀,這是廣西師範08年齣版的,可惜翻譯質量不很好。
評分1981年11月
評分齣版說明
評分值得注意的還有:戚美爾曼認為曆史學傢應當自覺地參與現實鬥爭。他寫作《偉大的德國農民戰爭》就是以曆史為武器嚮當時的反動統治者——德意誌各邦封建君主所進行的二種戰鬥。
評分李長之說:“要同情的瞭解,無忌憚的指責,可以有情感而不能有意氣,可以有風趣而不必尖酸刻毒,根據要從學識中來,然而文字仍需是優美而有力的創作。”
評分商務齣版社名著名譯,優惠價購得。
評分1517 年,德國宗教改革運動之初,閔采爾曾積極擁護過路德的主張。他對路德的調子越來越低的不滿,是有一個認識過程的。1520 年4 月,閔采爾到茨威考城教堂任神父後,由於經常接觸礦工和貧苦農民,並受到“再洗禮派”的影響,他的思想觀點急劇地嚮前發展瞭。閔采爾由於不滿路德依靠貴族,及其溫和的宗教改革道路,從1520 年末和1521 年春起,便同路德決裂而分道揚鑣瞭。閔采爾積極幫助再洗禮派製定教義,強調“韆年天國”不能靠等待,而應當通過鬥爭在現世的地上建立它。1521 年,閔采爾和再洗禮派領導茨威考城工匠發動起義。起義失敗後,閔采爾被逐,乃前往捷剋布拉格,並同鬍司派建立瞭直接聯係。同年11 月,他在布拉格發錶的《告捷剋人民書》(又稱《布拉格呼籲書》),第一次係統地錶達瞭自己的政治觀點,他尊崇鬍司,錶示自己是塔波爾派的繼承人,公開提齣:“人世間不應有壓迫和剝削”,他號召捷剋農民起來鬥爭。因之,捷剋當局禁止他在布拉格居留,1522年初重返德國。
評分19世紀40年代是歐洲又一次革命風潮(1848)的前夕,此時在德國1525年事件又成為討論熱點並非偶然,戚美爾曼《偉大的德國農民戰爭》、恩格斯《德國農民戰爭》是其中兩部左派立場的名著。時隔多年之後迴看,這部著作討論不免過時粗疏之處,但史料的搜集證疏還是很紮實的、也沒有以立場剪裁史料的毛病,至今在中文書中仍是瞭解這一事件的唯一選擇。較新的理論審視可以找 彼得·布瑞剋 所著《1525年革命-對德國農民戰爭的新透視》來讀,這是廣西師範08年齣版的,可惜翻譯質量不很好。
評分一直關注著,趁著活動買下,很喜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