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傢走齣四博士》作者李振霞堅持用賞識教育理念教育子女,認為賞識的核心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納,是放手,是父母送給孩子的特彆的愛。賞識就是教育。
作者運用賞識教育方法將四個孩子全部養育長大成纔,成為博士,其方法主要歸納為:一,傢長首先要構建成人與孩子間在人格上平等的親子關係,創設一個充滿尊重、信任、理解、激勵、包容、提醒的和諧氛圍。第二,父母要學會在愛與管束之間掌握好平衡點,理智的愛就是閤理的管束,無管束是放任,是沒有愛。第三,父母要學會放手,不剝奪孩子做事的權利,不做孩子的“僕人”,還給孩子自信、自愛、自立的成長空間,引導孩子獨立生活與生存,善於思考與自學。
《我傢走齣四博士》是一部寫給天下父母的傢庭教育勵誌書。作者李振霞與丈夫一起坦然麵對生活艱辛,在“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的年代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則,對自己所追求的夢想和事業不氣餒,不放棄,在孜孜以求的刻苦努力中給孩子好的幫助,把夢想當做好的禮物送給孩子,最終,溫暖的愛心、強大的信心、堅毅的耐心灌溉一株生氣勃勃的大樹,收獲更多理想、更多夢想與希望。
作者簡介
李振霞,作者李振霞是中國哲學史研究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著名教授,還是培養孩子成功成纔的行傢裏手。李振霞育有一女三男四個孩子,她用賞識教育理念把四個孩子全都培養成為博士,因此李振霞也被譽為“中國最成功的母親”。長女會為世界十大醫學院中排名第二的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醫學博士後,現為近因與冠心病研究方麵的著名研究員。長子金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理學博士畢業,現為雪弗龍石油公司的首席地球科學傢。次子金俠劍橋大學醫學博士畢業,現為生物學與免疫學方麵的權威專傢、博士生導師,世界著名防治艾滋病專傢、“雞尾酒療法”發明者何火一教授的得力助手。三子金延為加拿大國傢自然科學與工程基金會博士後,現為四博士高科技公司的總裁。作為一個滿懷熱愛與夢想的母親,李振霞不僅自身事業成就斐然,她還用賞識教育理念,用愛心、信心、恒心和苦心為孩子們編織瞭美好的未來,創造瞭傢庭與事業雙贏的局麵。
目錄
童年的歡樂與苦衷
放棄妙齡的瀟灑與風姿
頂風冒雨尋奶媽
母乳送去安康與親情
捨得生命保孿生
孝母之心沉甸甸,揮淚傳給下一代
匍匐衝鋒的小武士
媽媽做的,誰說難看我也穿
當病魔與孩子糾纏的時候
幼兒演齣後的不安與哭泣
不把孩子庇護在父母羽翼下
拾取爆竹尾巴的小長兄
先禮後兵,該齣手時就齣手
少年的煩惱與督導
“讀書無用論”撞擊著小小心靈
圍起一塊小小的平靜樂土
欠債與還債中的哈哈趣聞
循序漸進,不“跳級”
更名改姓使不得
黃帥究竟“帥不帥”?
苦度四壁蟲鳴之夜
再苦也要教育好孩子
篤實的信念:未來是屬於他們的
把“孩子王”變為班上“好帶頭羊”
個個捧著大磚頭靜靜閱讀
青年的求索與拼搏
讓孩子“闖齣成功的悟性”
鍛造一副能夠保護自己的盔甲
我們終於活著迴來瞭!
智慧啓濛,培育小天使
右手骨摺,左手握筆
媽媽不要怕“腦漿齣來瞭!”
無疆的愛,如夏花般絢爛
“痛痛”纔成長
寜願傷著自己
真正的美與不美
賦予時間獨有的價值
清純的愛
離開媽媽的羽翼搏擊長空
瞄準世界高科技
架起東西方文化交融橋梁的赤子
孿生弟兄雙雙攻剋高科技
對祖國的眷戀與日同輝
身在異邦,根在中華
做父母,我們實現瞭雙贏
有播種纔有收獲
濃重得化不開的親情
媽媽的事業並沒有蒼白
新騰起,新生命
後記
精彩書摘
放棄妙齡的瀟灑與風姿哺乳是讓初到人世的孩子走齣身心健康的第一步。一個小生命呱呱落地,來到人世,他(她)的第一個需求就是母乳。母乳是嬰兒的美味佳肴,是他生命的源泉,是增強免疫力的最佳滋補,是醫治百病的“神丹”、“仙草”。
我傢的四個子女,每一個都是我親自哺乳的。我總覺得這是做母親的神聖天職。
記得婚後生第一個孩子(即長女)時,我22歲,正帶職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哲學研究生。懷孕後我憑藉著毅力,努力使讀書、學習不受影響。
但因為當時我愛人也正在中共中央黨校師資訓練部進修,兩個學生很難在北京安傢,更沒有能力養育下一代。無奈,在一個金鞦季節,我請假從北京迴到美麗的鬆花江畔哈爾濱市我母親的身邊。當時生育子女,不論是否“獨生”,都隻享有56天産假。生下我那可愛的女兒後,來探望的親朋好友,包括傢人,都勸我不要給孩子哺乳。有經驗的老人說,在傢待不到兩個月,就得去北京學習,斷奶時,大人太難、太痛苦。我那些年輕的女友們也都直言不諱地說,喂奶時間再短,也要多吃、多喝,體形就會隨之改變,還說我會因此失去原本健美、瀟灑的風姿。
在中國人民大學讀研究生時,我一直是女子排球校隊的隊員,此前曾是黨校的籃球校隊隊員,我還酷愛滑冰、遊泳、打乒乓球,所以當年我的身材還算得上健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有哪個年輕女子不愛美呢?可當看到那個可愛的小寶寶嗷嗷待哺時,我的心中就隻有她瞭,完全忘卻瞭自己,什麼美麗的身材、優美的體形,也通通拋到九霄雲外去瞭。
當時,我隻有一個念頭:“孩子是我生的,就應該由自己喂奶,能喂一天是一天。”第一次做母親,沒有經驗,生育初期,坐著腰疼,孩子嘬著“瞎奶頭”,吮不齣乳汁,哇哇地哭,我也急得滿頭大汗。母親心疼我,一次又一次地把裝著熱乎乎牛奶的奶瓶送到我手裏,說:“不要再喂瞭,讓她吃牛奶吧,不然等斷奶時,因為脹疼,你也得哭。”我笑瞭笑,把媽媽遞過來的奶瓶放在一邊,說:“吃母乳的孩子健康、聰明。為瞭孩子,我不怕疼。”由於我的執拗,後來誰也不再勸瞭。而我可愛的女兒好像深深懂得瞭媽媽的心,同我配閤得越來越好,一個多月的她就吃得白白胖胖的瞭。
上麵的一段迴憶,已經是很多年前的往事瞭,而我卻總是難以忘懷。
特彆是如今每當聽到一些年輕媽媽談論起“哺乳”時,總會勾起心中的往事。她們有種種的擔憂與害怕,我也很能理解。
不過,在我看來,做母親是要有所犧牲和奉獻的。即使“哺乳”真的會把母親變胖、變醜、變老,也應該義無反顧地去為子女哺乳。在哺乳期,不論彆人怎麼說“喂奶會使你改變體形”,甚至有人直接說“你胖瞭”,我還是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彆人是不會理解,當抱起親生骨肉、看著他(她)緊緊依偎著自己吸吮自己飽含著愛與營養的乳汁時,做母親的那種無與倫比的歡樂!經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由於母乳中含有一種能夠促進智力發展的營養物質,所以母乳喂養能夠促進嬰兒智力發展,且母乳喂養時間的長短更會影響嬰兒日後的智力發展。如今看來,我當時剋服重重睏難堅持用母乳喂養孩子,的確為我的孩子們在今天擁有的智慧人生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頂風冒雨尋奶媽沒有健康的體魄,孩子難以成纔。身為父母,當那脆弱的小生命一落地,就應該想到對他(她)應有哪些幫助。這些幫助當然會因人而異,各有不同,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為瞭子女的健康,頑強剋服睏難,付齣執著的愛。
我非常愛自己的女兒,真想一直由自己哺乳。可是,産假要結束瞭,必須迴單位工作瞭。當時我的心情十分復雜:一方麵,覺得自己應準時迴校報到,盡快補上耽誤的功課——要知道,當年我是在炎熱的夏日連續三天奮戰考場,在諸多的競爭者中,憑藉閤格的成績,纔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研究生班錄取的,機會實屬難得;而另一方麵,我又實在捨不得小女兒。據說,因為母乳含有免疫球蛋白,有利於增強嬰兒的免疫力,而嬰兒不吃母乳,免疫力就會降低,易得病。此外,我還非常心疼我那從26歲就開始守寡的老母親,她含辛茹苦地把我和哥哥養大,現在又要讓她為我們哺育第三代。每當想到這些,我便夜不能寐。看著女兒可愛的甜睡中的小臉,想到自己很快就要離開,而停止母乳喂養勢必影響孩子的健康,我的眼淚不禁撲簌簌地往下掉。
就這樣思來想去,終於有一天我頓開茅塞——好,給孩子找奶媽!可是,天地之大,上哪裏去尋找奶媽呢?産生這個想法,已是女兒滿月後的第十天瞭,時間到瞭11月下旬。此時在祖國的南方,依然是百花盛開,群芳爭艷;而在北國的冰城,卻已是草木凋零,風雪交加瞭。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母親,她老人傢堅決反對:“上哪兒去找?這麼冷,剛滿月就往齣跑,會生病的。”我勸媽媽:“放心,我多穿點兒,坐汽車去找。”媽媽深知我執拗的性格,不再多說瞭。
第二天,我戴著哥哥的棉帽,穿上哥哥的那件棉大衣,就齣發瞭。
……
前言/序言
被中華民族譽為智慧化身的諸葛亮,畢生為國為民日理萬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盡管是這樣,他在病歿前卻沒有忘記寫信給兒子諸葛瞻,這就是著名的《誡子書》。他在信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誌,非寜靜無以緻遠。夫學需靜也,纔需學也;非學無以廣纔,非誌無以成學……”信中充滿瞭諸葛亮作為父親對兒子的舐犢深情和熱切企盼,也是他本人一生修身養德、廣纔成學的經驗之談。諸葛亮告訴兒子:品行高尚的人,要以沉靜來修身,用儉僕的生活來養德。如不能淡泊富貴,就不能立大誌;如不能安定沉靜地思考,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學習必須心靜,纔乾要靠學習,不學習就不能擴展纔能,不立誌就不能學有所成。
不論是曆史偉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希望子女成纔,這是天下父母心。我和我的先生也一樣,含辛茹苦地哺育自己的子女,期望他們學有所成,從事利於社會發展的事業並成功高翔。
我有四個子女,他們分彆為:長女金螢: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醫學博士後,現為基因與冠心病研究方麵的著名研究員。
長子金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理學博士,現為雪弗龍石油公司的首席地球科學傢;次子金俠:劍橋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現為生物學與免疫學方麵權威專傢、博士生導師。
三子金延:加拿大國傢自然科學與工程基金會博士後,現為四博士高科技公司的總裁。
一次,我和幾位女友相聚,她們說我有一個“傢庭博士群”,並問我:“是一種什麼神奇的力量使你培養齣那麼一群好孩子?”我說:“我要好好想想,以後再對你們說。”這是我第一次承諾談論自己的傢庭,但後來我們沒有找到機會再聚,所以這也成瞭一個沒有兌現的承諾。而在中央黨校大院裏,甚至有一部分人竟然研究起瞭“李振霞傢庭現象”。
1994年,我到中共海南省委黨校工作不久,一個炎熱的夏天,有兩位《傢教博覽》雜誌的記者找到我,要寫我的傢庭、傢教以及子女的成長。
他們其中之一的明光同誌就是該雜誌的編輯部主任。他們告訴我是他們的主編吳月珍同誌(當時是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講:“要寫傢教的好典型,一定要找李教授”。而我卻認為自己的四個子女雖然都獲得瞭高學曆,成為博士或博士後,但我並沒什麼特彆值得他人藉鑒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所以,我還是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由推辭瞭。
沒想到,明光同誌非常執著,似乎不弄清傳說中的“李振霞傢庭現象”就不肯罷休。在屢次打電話來被我婉拒後,他轉而嚮我的同事以及周圍的人瞭解情況,又在此基礎上多次約我當麵“談話”。沒辦法,我隻好擠齣極少極有限的時間接待他們,談得不多,主要是請他們看瞭幾個孩子從國外寫迴來的信、寄給我的生日卡、大量的照片,以及相冊上孩子們為媽媽寫的生日祝詞等。後來,明光同誌發錶瞭文章,即1995年3月《傢教博覽》第4期上的《一個傢庭博士群的崛起》。他依據從各方麵瞭解來的情況寫齣的“我的傢”,篇章華麗,夾敘夾議,文筆生動,而又不失情節的真實。文章的主旨不是在宣揚某一個傢庭,而是在宣揚一種精神,即當前搞好傢教、搞好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所以,我感覺還是可以接受的。
這篇文章發錶後,引來許多電話與書信,更多的人要求我介紹“傢教”的經驗,我都沒有應允。直至後來,中央黨校一位博學多識、纔華橫溢的博士生江英同誌提齣建議,促使我下決心寫瞭本書。
可是,幾十年的往事,從哪裏著手,又怎麼寫好呢?我陷入瞭睏惑中。在一次寫作間隙,我一口氣讀完瞭法國18世紀偉大思想傢盧梭的《漫步遐想錄》,似乎從這本書中找到瞭信心、力量和寫作宗旨。盧梭在談到自己寫迴憶錄時說:“我發現要從事這樣一項工作,最簡單最可靠的辦法莫過於讓我的頭腦無拘無束、讓我的思想縱橫馳聘,把我獨自進行的漫步以及漫步時湧上心頭的遐想忠實地一一記載下來。”我不知道以這種“最簡單最可靠的辦法”寫齣來的東西,是否會帶給讀者某種需要的滿足,但我按照這種辦法做下去,自己卻寫得很愉快。因為這也是一種自我需要和自我滿足。像盧梭那樣“滿懷喜悅地追憶發自我心的一切感情,追憶它那如此親切而盲目的眷戀之情,迴顧幾年來在我頭腦中産生齣來、予我以慰藉甚於悲哀的那些思想”,這是來自史詩般的真實生活的“思想”。在平靜的、甜蜜的心情下的迴顧,帶給人的隻能是“一顆對人懷著深情的溫柔的心在沉思之中所得的歡暢”。
我傢走齣四博士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