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家走出四博士》作者李振霞坚持用赏识教育理念教育子女,认为赏识的核心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放手,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特别的爱。赏识就是教育。
作者运用赏识教育方法将四个孩子全部养育长大成才,成为博士,其方法主要归纳为:一,家长首先要构建成人与孩子间在人格上平等的亲子关系,创设一个充满尊重、信任、理解、激励、包容、提醒的和谐氛围。第二,父母要学会在爱与管束之间掌握好平衡点,理智的爱就是合理的管束,无管束是放任,是没有爱。第三,父母要学会放手,不剥夺孩子做事的权利,不做孩子的“仆人”,还给孩子自信、自爱、自立的成长空间,引导孩子独立生活与生存,善于思考与自学。
《我家走出四博士》是一部写给天下父母的家庭教育励志书。作者李振霞与丈夫一起坦然面对生活艰辛,在“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年代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对自己所追求的梦想和事业不气馁,不放弃,在孜孜以求的刻苦努力中给孩子好的帮助,把梦想当做好的礼物送给孩子,最终,温暖的爱心、强大的信心、坚毅的耐心灌溉一株生气勃勃的大树,收获更多理想、更多梦想与希望。
作者简介
李振霞,作者李振霞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教授,还是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行家里手。李振霞育有一女三男四个孩子,她用赏识教育理念把四个孩子全都培养成为博士,因此李振霞也被誉为“中国最成功的母亲”。长女会为世界十大医学院中排名第二的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后,现为近因与冠心病研究方面的著名研究员。长子金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毕业,现为雪弗龙石油公司的首席地球科学家。次子金侠剑桥大学医学博士毕业,现为生物学与免疫学方面的权威专家、博士生导师,世界著名防治艾滋病专家、“鸡尾酒疗法”发明者何火一教授的得力助手。三子金延为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会博士后,现为四博士高科技公司的总裁。作为一个满怀热爱与梦想的母亲,李振霞不仅自身事业成就斐然,她还用赏识教育理念,用爱心、信心、恒心和苦心为孩子们编织了美好的未来,创造了家庭与事业双赢的局面。
目录
童年的欢乐与苦衷
放弃妙龄的潇洒与风姿
顶风冒雨寻奶妈
母乳送去安康与亲情
舍得生命保孪生
孝母之心沉甸甸,挥泪传给下一代
匍匐冲锋的小武士
妈妈做的,谁说难看我也穿
当病魔与孩子纠缠的时候
幼儿演出后的不安与哭泣
不把孩子庇护在父母羽翼下
拾取爆竹尾巴的小长兄
先礼后兵,该出手时就出手
少年的烦恼与督导
“读书无用论”撞击着小小心灵
围起一块小小的平静乐土
欠债与还债中的哈哈趣闻
循序渐进,不“跳级”
更名改姓使不得
黄帅究竟“帅不帅”?
苦度四壁虫鸣之夜
再苦也要教育好孩子
笃实的信念: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把“孩子王”变为班上“好带头羊”
个个捧着大砖头静静阅读
青年的求索与拼搏
让孩子“闯出成功的悟性”
锻造一副能够保护自己的盔甲
我们终于活着回来了!
智慧启蒙,培育小天使
右手骨折,左手握笔
妈妈不要怕“脑浆出来了!”
无疆的爱,如夏花般绚烂
“痛痛”才成长
宁愿伤着自己
真正的美与不美
赋予时间独有的价值
清纯的爱
离开妈妈的羽翼搏击长空
瞄准世界高科技
架起东西方文化交融桥梁的赤子
孪生弟兄双双攻克高科技
对祖国的眷恋与日同辉
身在异邦,根在中华
做父母,我们实现了双赢
有播种才有收获
浓重得化不开的亲情
妈妈的事业并没有苍白
新腾起,新生命
后记
精彩书摘
放弃妙龄的潇洒与风姿哺乳是让初到人世的孩子走出身心健康的第一步。一个小生命呱呱落地,来到人世,他(她)的第一个需求就是母乳。母乳是婴儿的美味佳肴,是他生命的源泉,是增强免疫力的最佳滋补,是医治百病的“神丹”、“仙草”。
我家的四个子女,每一个都是我亲自哺乳的。我总觉得这是做母亲的神圣天职。
记得婚后生第一个孩子(即长女)时,我22岁,正带职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哲学研究生。怀孕后我凭借着毅力,努力使读书、学习不受影响。
但因为当时我爱人也正在中共中央党校师资训练部进修,两个学生很难在北京安家,更没有能力养育下一代。无奈,在一个金秋季节,我请假从北京回到美丽的松花江畔哈尔滨市我母亲的身边。当时生育子女,不论是否“独生”,都只享有56天产假。生下我那可爱的女儿后,来探望的亲朋好友,包括家人,都劝我不要给孩子哺乳。有经验的老人说,在家待不到两个月,就得去北京学习,断奶时,大人太难、太痛苦。我那些年轻的女友们也都直言不讳地说,喂奶时间再短,也要多吃、多喝,体形就会随之改变,还说我会因此失去原本健美、潇洒的风姿。
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时,我一直是女子排球校队的队员,此前曾是党校的篮球校队队员,我还酷爱滑冰、游泳、打乒乓球,所以当年我的身材还算得上健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哪个年轻女子不爱美呢?可当看到那个可爱的小宝宝嗷嗷待哺时,我的心中就只有她了,完全忘却了自己,什么美丽的身材、优美的体形,也通通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孩子是我生的,就应该由自己喂奶,能喂一天是一天。”第一次做母亲,没有经验,生育初期,坐着腰疼,孩子嘬着“瞎奶头”,吮不出乳汁,哇哇地哭,我也急得满头大汗。母亲心疼我,一次又一次地把装着热乎乎牛奶的奶瓶送到我手里,说:“不要再喂了,让她吃牛奶吧,不然等断奶时,因为胀疼,你也得哭。”我笑了笑,把妈妈递过来的奶瓶放在一边,说:“吃母乳的孩子健康、聪明。为了孩子,我不怕疼。”由于我的执拗,后来谁也不再劝了。而我可爱的女儿好像深深懂得了妈妈的心,同我配合得越来越好,一个多月的她就吃得白白胖胖的了。
上面的一段回忆,已经是很多年前的往事了,而我却总是难以忘怀。
特别是如今每当听到一些年轻妈妈谈论起“哺乳”时,总会勾起心中的往事。她们有种种的担忧与害怕,我也很能理解。
不过,在我看来,做母亲是要有所牺牲和奉献的。即使“哺乳”真的会把母亲变胖、变丑、变老,也应该义无反顾地去为子女哺乳。在哺乳期,不论别人怎么说“喂奶会使你改变体形”,甚至有人直接说“你胖了”,我还是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别人是不会理解,当抱起亲生骨肉、看着他(她)紧紧依偎着自己吸吮自己饱含着爱与营养的乳汁时,做母亲的那种无与伦比的欢乐!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由于母乳中含有一种能够促进智力发展的营养物质,所以母乳喂养能够促进婴儿智力发展,且母乳喂养时间的长短更会影响婴儿日后的智力发展。如今看来,我当时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用母乳喂养孩子,的确为我的孩子们在今天拥有的智慧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顶风冒雨寻奶妈没有健康的体魄,孩子难以成才。身为父母,当那脆弱的小生命一落地,就应该想到对他(她)应有哪些帮助。这些帮助当然会因人而异,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为了子女的健康,顽强克服困难,付出执著的爱。
我非常爱自己的女儿,真想一直由自己哺乳。可是,产假要结束了,必须回单位工作了。当时我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觉得自己应准时回校报到,尽快补上耽误的功课——要知道,当年我是在炎热的夏日连续三天奋战考场,在诸多的竞争者中,凭借合格的成绩,才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录取的,机会实属难得;而另一方面,我又实在舍不得小女儿。据说,因为母乳含有免疫球蛋白,有利于增强婴儿的免疫力,而婴儿不吃母乳,免疫力就会降低,易得病。此外,我还非常心疼我那从26岁就开始守寡的老母亲,她含辛茹苦地把我和哥哥养大,现在又要让她为我们哺育第三代。每当想到这些,我便夜不能寐。看着女儿可爱的甜睡中的小脸,想到自己很快就要离开,而停止母乳喂养势必影响孩子的健康,我的眼泪不禁扑簌簌地往下掉。
就这样思来想去,终于有一天我顿开茅塞——好,给孩子找奶妈!可是,天地之大,上哪里去寻找奶妈呢?产生这个想法,已是女儿满月后的第十天了,时间到了11月下旬。此时在祖国的南方,依然是百花盛开,群芳争艳;而在北国的冰城,却已是草木凋零,风雪交加了。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她老人家坚决反对:“上哪儿去找?这么冷,刚满月就往出跑,会生病的。”我劝妈妈:“放心,我多穿点儿,坐汽车去找。”妈妈深知我执拗的性格,不再多说了。
第二天,我戴着哥哥的棉帽,穿上哥哥的那件棉大衣,就出发了。
……
前言/序言
被中华民族誉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毕生为国为民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是这样,他在病殁前却没有忘记写信给儿子诸葛瞻,这就是著名的《诫子书》。他在信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信中充满了诸葛亮作为父亲对儿子的舐犊深情和热切企盼,也是他本人一生修身养德、广才成学的经验之谈。诸葛亮告诉儿子:品行高尚的人,要以沉静来修身,用俭仆的生活来养德。如不能淡泊富贵,就不能立大志;如不能安定沉静地思考,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心静,才干要靠学习,不学习就不能扩展才能,不立志就不能学有所成。
不论是历史伟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希望子女成才,这是天下父母心。我和我的先生也一样,含辛茹苦地哺育自己的子女,期望他们学有所成,从事利于社会发展的事业并成功高翔。
我有四个子女,他们分别为:长女金萤: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后,现为基因与冠心病研究方面的著名研究员。
长子金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现为雪弗龙石油公司的首席地球科学家;次子金侠:剑桥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现为生物学与免疫学方面权威专家、博士生导师。
三子金延: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会博士后,现为四博士高科技公司的总裁。
一次,我和几位女友相聚,她们说我有一个“家庭博士群”,并问我:“是一种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你培养出那么一群好孩子?”我说:“我要好好想想,以后再对你们说。”这是我第一次承诺谈论自己的家庭,但后来我们没有找到机会再聚,所以这也成了一个没有兑现的承诺。而在中央党校大院里,甚至有一部分人竟然研究起了“李振霞家庭现象”。
1994年,我到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工作不久,一个炎热的夏天,有两位《家教博览》杂志的记者找到我,要写我的家庭、家教以及子女的成长。
他们其中之一的明光同志就是该杂志的编辑部主任。他们告诉我是他们的主编吴月珍同志(当时是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讲:“要写家教的好典型,一定要找李教授”。而我却认为自己的四个子女虽然都获得了高学历,成为博士或博士后,但我并没什么特别值得他人借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所以,我还是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推辞了。
没想到,明光同志非常执著,似乎不弄清传说中的“李振霞家庭现象”就不肯罢休。在屡次打电话来被我婉拒后,他转而向我的同事以及周围的人了解情况,又在此基础上多次约我当面“谈话”。没办法,我只好挤出极少极有限的时间接待他们,谈得不多,主要是请他们看了几个孩子从国外写回来的信、寄给我的生日卡、大量的照片,以及相册上孩子们为妈妈写的生日祝词等。后来,明光同志发表了文章,即1995年3月《家教博览》第4期上的《一个家庭博士群的崛起》。他依据从各方面了解来的情况写出的“我的家”,篇章华丽,夹叙夹议,文笔生动,而又不失情节的真实。文章的主旨不是在宣扬某一个家庭,而是在宣扬一种精神,即当前搞好家教、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所以,我感觉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篇文章发表后,引来许多电话与书信,更多的人要求我介绍“家教”的经验,我都没有应允。直至后来,中央党校一位博学多识、才华横溢的博士生江英同志提出建议,促使我下决心写了本书。
可是,几十年的往事,从哪里着手,又怎么写好呢?我陷入了困惑中。在一次写作间隙,我一口气读完了法国18世纪伟大思想家卢梭的《漫步遐想录》,似乎从这本书中找到了信心、力量和写作宗旨。卢梭在谈到自己写回忆录时说:“我发现要从事这样一项工作,最简单最可靠的办法莫过于让我的头脑无拘无束、让我的思想纵横驰聘,把我独自进行的漫步以及漫步时涌上心头的遐想忠实地一一记载下来。”我不知道以这种“最简单最可靠的办法”写出来的东西,是否会带给读者某种需要的满足,但我按照这种办法做下去,自己却写得很愉快。因为这也是一种自我需要和自我满足。像卢梭那样“满怀喜悦地追忆发自我心的一切感情,追忆它那如此亲切而盲目的眷恋之情,回顾几年来在我头脑中产生出来、予我以慰藉甚于悲哀的那些思想”,这是来自史诗般的真实生活的“思想”。在平静的、甜蜜的心情下的回顾,带给人的只能是“一颗对人怀着深情的温柔的心在沉思之中所得的欢畅”。
我家走出四博士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1994年,我到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工作不久,一个炎热的夏天,有两位《家教博览》杂志的记者找到我,要写我的家庭、家教以及子女的成长。
评分
☆☆☆☆☆
他们其中之一的明光同志就是该杂志的编辑部主任。他们告诉我是他们的主编吴月珍同志(当时是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讲:“要写家教的好典型,一定要找李教授”。而我却认为自己的四个子女虽然都获得了高学历,成为博士或博士后,但我并没什么特别值得他人借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所以,我还是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推辞了。
评分
☆☆☆☆☆
好~~非常的棒~!!~
评分
☆☆☆☆☆
好~~非常的棒~!!~
评分
☆☆☆☆☆
一次,我和几位女友相聚,她们说我有一个“家庭博士群”,并问我:“是一种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你培养出那么一群好孩子?”我说:“我要好好想想,以后再对你们说。”这是我第一次承诺谈论自己的家庭,但后来我们没有找到机会再聚,所以这也成了一个没有兑现的承诺。而在中央党校大院里,甚至有一部分人竟然研究起了“李振霞家庭现象”。
评分
☆☆☆☆☆
不论是历史伟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希望子女成才,这是天下父母心。我和我的先生也一样,含辛茹苦地哺育自己的子女,期望他们学有所成,从事利于社会发展的事业并成功高翔。
评分
☆☆☆☆☆
长子金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现为雪弗龙石油公司的首席地球科学家;次子金侠:剑桥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现为生物学与免疫学方面权威专家、博士生导师。
评分
☆☆☆☆☆
京东的服务特别值得一提,快递人员专业而且服务态度好!这本书还没看,看网上畅销排行榜买的!书很精美,是正版!下次买书继续选择京东。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所在来这里买书是非常明智的。
评分
☆☆☆☆☆
好~~非常的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