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具是細毛氈捲成的擦子。擦子要捲緊縫密,手抓閤適為宜,將氈捲下端切齊烙平,把濕紙鋪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並用力刷,使紙緊覆凹處,再用鬃製打刷有順序地砸一遍,如石刻堅固,紙上需墊毛氈,用木錘塗敲,使筆道細微處清晰,切不可用木錘重擊。待紙乾後,用筆在拓闆上蘸墨,用擦子把墨汁揉勻,並往紙上擦墨,勿浸透紙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
評分碑帖,“碑”和“帖”,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將歌功頌德、立傳、紀事的文字,先按字的點畫墨道兩側,鈎摹在
評分該書的內容非常豐富,適閤閱讀和鑒賞,值得購買和推薦。相信有興趣的人都會非常喜歡這本書和該係列的書籍的。
評分質量好,值得大傢夠嗎,值得購買
評分經典好書。
評分碑帖傳拓方法主要有擦墨拓、撲墨拓兩大類,還有蠟墨拓、鑲拓、響拓等。
評分“帖”原是指書法傢的墨跡真筆。為傳播、學習需要,宋代以後齣現將匯集的名傢真跡,經鈎勒上石或上棗木闆,經鎸刻捶拓,這樣的匯帖刻本,也稱“帖”,如著名的有“淳化閣帖”、“寶晉齋法帖”。“碑帖”已閤為一辭,用來泛指供學習書法取法的範本。----《古代碑帖鑒賞》 費聲騫
評分確實好書!!非常好!
評分中國有6000年的文明史,圖書作為重要的標誌文明的牌記,與中國古老的文明社會並駕齊驅發展著。從壁石、鍾鼎、竹簡、尺牘、縑帛到紙張,無一不嚮社會傳播文明,傳遞知識。但久經改朝換代、天災人禍,能保留下的古書少之又少。所以,古書收藏愛好者認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較清晰。凡國內藏書隻此一部的,未見各傢收藏、著錄的,一概稱為國內孤本。珍本與善本的界定,曆來為版本鑒定學者所爭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