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书名: | 中国史稿地图集上册 | 书名: | 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 |
| 书号: | 7503117605 | 书号: | 9787503110139 |
| 定价: | 25.00 | 定价: | 25.00 |
| 出版社: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出版社: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1996年2版4次 | 出版日期: | 2001年2版4次 |
| 净重: | 约0.21kg | 净重: | 约0.21kg |
| 开本: | 16开 | 开本: | 16开 |
| 页码: | 74页 | 页码: | 115页 |
| 装帧: | 软皮装 | 装帧: | 软皮装 |
封面:
| 平稳 | 封面: | 平稳 |
| 内容简介 | ||||||||||||||
| 在这部地图集包括从原始社会到鸦片战争的有关地图。其中有原始社会遗址分布图,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各朝代的行政区划图,有历史上的民族分布及迁徙图,有历代战争的地图,有历代中外交通的地图,有反映经济发展的地图等等;总之,尽力以地图的形式,把我国历史上各族人民重大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活动史实反映出来,使《史稿》的读者对一定历史时期人们活动的地区有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
| 图书目录 | |||||||||||||||||||
上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 | 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 隋代形势京师(大兴城) 隋代大运河和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洛阳 隋末农民起义 南部地区 瓦岗军活动地区 海黄地区 唐代贞观、总章年间安东、东夷、安北、单于、安西都护府 唐代大运河和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唐代前期形势 唐代商业城市与手工业物产分布 长安 洛阳 唐代中外交通 玄装西行取经 鉴真东渡日本 安禄山之乱 洛阳长安地区战争形势 史思明之乱 唐代中期形势 渤海 唐元和年间潘镇割据 裘甫起义 厐勋起义北上路线 厐勋起义主要活动地区 王仙芝、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前期形势 后梁与晋 岐 燕 …… | ||||||||||||||||||
对于任何希望对中国历史形成一个完整、系统性空间认知的读者来说,这套地图集无疑是必备的首选资料。它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新的史料,而在于提供一个理解现有史料的“框架”和“坐标系”。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是,每读完一个大的历史阶段,我都会立刻翻出对应的地图来做一次地理上的“回溯”。这就像看电影时,你不仅听到了角色的对话,还知道了他们身处何地,行动的意义瞬间就被放大了。例如,当我们学习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地图会清晰地展示出那些被消灭的六国的地理位置和它们被纳入中央集权体系的逻辑联系。这种在宏观层面把握历史全貌,在微观层面进行细节定位的能力,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历史理解的深度。它不仅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位无声的、经验丰富的历史向导,引导你穿越千年时光,丈量我们这片古老土地上的风云变幻。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历史爱好者,我常常觉得很多通史读起来枯燥乏味,尤其是涉及大量的地名和政权更迭时,很容易让人感到迷失。但自从有了这套《中国史稿地图集》,我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了。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虽然内容庞大,但每一张地图的注释都精准到位,不会过于冗杂地干扰主体信息。我经常把它当作一本“放大镜”来使用,对照着其他历史读物一起看。比如,当我读到“丝绸之路”时,不再是脑子里一条模糊的线条,而是清晰地看到它如何穿越河西走廊,联系了中原与西域诸国,以及沿途重要的绿洲城市。更重要的是,地图集里的历史地理信息是动态的,它会随着朝代的更迭而不断变化,这直观地展示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地理基础。它教会了我,理解中国的历史,就必须理解中国的地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这种将知识结构化、视觉化的能力,是任何优秀工具书的核心价值所在,而这套书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
评分坦白说,第一次看到这套书的出版信息时,我还有些疑虑,毕竟涉及到“郭沫若主编”这个名号,很容易让人期待过高,生怕是挂名之作。但实际翻阅后,那份对历史细节的尊重和对地图测绘的专业性,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尤其是那些关于古代水系、山脉走向的描绘,那种对自然环境恒久性的捕捉,为理解古代农业文明的兴衰提供了坚实的背景支持。比如,研究黄河的改道对中原文明版图的影响时,地图集清晰地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黄河泛滥区和冲积平原的差异,这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有说服力。此外,我特别欣赏它对少数民族政权和边疆地区的细致描绘。很多国内出版的史书在处理这些区域时往往不够详尽,但在这套地图集中,即便是像南北朝时期那种政权林立、界限模糊的复杂时期,它的地图依然能以一种清晰且负责任的态度呈现出来,这体现了极高的学术良心和广阔的史观视野。
评分我必须说,这套地图集不仅仅是地图的堆砌,它更像是一部“可视化的中国史”。我个人对考古和古代城市变迁特别感兴趣,而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许多地图都不是那种简单的轮廓图,而是融入了大量的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考证的成果。比如,在讨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兴衰更迭时,不同学派对于某些边境线的争议,地图上都会用精妙的标注来呈现,这体现了编纂团队极高的学术严谨性。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研究某段秦汉之际的农民起义路线时,仅仅依靠文字记载总是抓不到重点,但配合着地图集中的相关路线图和交通网络图一对比,那支部队的行进速度、补给难度,甚至可能遭遇的地理障碍,都变得触手可及。它强迫你跳出纯粹的文字叙事陷阱,用空间的概念去重新审视历史进程。这种从“时间”轴向“空间”轴的转换,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历史事件动态性的理解,是单纯的文字史书无法提供的震撼。
评分这套《中国史稿地图集》绝对是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宝藏。光是这书名就透着一股厚重感,加上郭沫若先生的鼎力主编,无疑是品质的保证。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光是翻阅那厚厚的两册,就感觉沉甸甸的,这可不是随便印印的通俗读物,而是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学术结晶。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抽象的历史脉络具象化了。你看,文字描述再详细,也比不上一张清晰的地图来得直观。比如,当我们读到某个朝代的疆域变迁时,脑海中可能还是一片模糊;但一旦摊开地图,从汉代雄踞西域到唐代万邦来朝,再到宋辽金元对峙的复杂局面,所有的地理信息和政治实体瞬间就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简直是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而且,这套地图集的细节处理得极其考究,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图例和色彩区分,历史事件的发生地、重要的军事要塞、交通路线,乃至古代的地理环境变化,都标注得井井有条。对于想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地理与政治互动关系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简直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反复揣摩和品味。
评分很好
评分印刷精美,清晰
评分地图很好,就是中缝有遮挡
评分是软皮的,不如硬皮的好,不过印制还算精美
评分很好
评分看通史必用此书!
评分地图很好,就是中缝有遮挡
评分这本书非常棒,看历史书非常有用的工具,赞一个!
评分很不错,值得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