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国元勋、大名士王导有一篇《麈尾铭》:“道无常贵,所适惟理。谁(《艺文类聚》作‘勿’)谓质卑,御于君子。拂秽清暑,虚心以俟。”(见于《北堂书抄》卷一百三十四,《艺文类聚》卷六十九,《太平御览》卷七百零三)麈尾本来的用途似乎是“拂秽清暑”,大约兼有拂尘、扇子的功用,可是,“御于君子”,经清谈名士手执以后,身份倍增。谁还敢说它“质卑”呢?所以陈代徐陵《麈尾铭》引申王导的话说:“拂静尘暑,引饰妙词。谁云质贱,左右宜之。”
评分正版,好书!给好评。
评分正版,好书!给好评。
评分很专业的书籍,适合一定基础的人参看。
评分满意
评分正版,好书!给好评。
评分据说,麈是一种大鹿。麈与群鹿同行,麈尾摇动,可以指挥鹿群的行向。“麈尾”取义于此,盖有领袖群伦之义。魏晋六朝清谈家习用麈尾。善于清谈的大名士,才有执麈尾的资格。那是不能随便交与他人,特别是交与侍从代为掌握的。而“拂尘”,在我国魏晋以至隋唐时期,一般是侍女等人手执,是侍候主子时拿的东西。这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这点区别非常要紧,关系到人的身份。
评分本书正是那次考古发掘出的玉器的一个集中梳理,所有图片基本涵盖了那次发掘出的主要玉器,书印刷京美,装帧考究,是研究古鱼国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考古爱好者和学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