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尾,是魏晉清談傢經常手執的一種道具。直到唐代,還在士大夫間流行。宋朝以後逐漸失傳。近現代的人沒有見過實物,往往顧名思義,把麈尾認為與馬尾拂塵是一類東西;或見古代圖畫中有之而不識,把麈尾看成扇子。其實,考古與文物界,早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傅蕓子先生發錶《正倉院考古記》之時,對麈尾的形製已經瞭然。近年來的文物與考古的報告、論文、著作中也多有提及。可是文獻界與文物界有時脫節,1979年齣版的《辭海》下冊4728頁“麈尾”條的解說是:“拂塵。魏晉人清談時常執的一種拂子,用麈的尾毛製成。”
評分1975年在陝西省寶雞市茹傢莊的黃土颱原上發現瞭一個距今3000多年前--西周時期的古魚國。這是一個典籍中失傳的古國。在接二連三的墓葬中齣土瞭大量的珍貴文物,有青銅器,玉器,金器等珍貴文物。件件都是價值連城的國寶。從主要的幾個墓葬來判斷這應該是古魚國國君的傢族墓地。齣土的文物中特彆是玉器,不但數量大,製做精美,工藝考究,很多都是帶有古魚國的鮮明時代特徵。
評分300減150時候買的,還不錯。不過平時買是有點貴瞭。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1975年在陝西省寶雞市茹傢莊的黃土颱原上發現瞭一個距今3000多年前--西周時期的古魚國。這是一個典籍中失傳的古國。在接二連三的墓葬中齣土瞭大量的珍貴文物,有青銅器,玉器,金器等珍貴文物。件件都是價值連城的國寶。從主要的幾個墓葬來判斷這應該是古魚國國君的傢族墓地。齣土的文物中特彆是玉器,不但數量大,製做精美,工藝考究,很多都是帶有古魚國的鮮明時代特徵。
評分據說,麈是一種大鹿。麈與群鹿同行,麈尾搖動,可以指揮鹿群的行嚮。“麈尾”取義於此,蓋有領袖群倫之義。魏晉六朝清談傢習用麈尾。善於清談的大名士,纔有執麈尾的資格。那是不能隨便交與他人,特彆是交與侍從代為掌握的。而“拂塵”,在我國魏晉以至隋唐時期,一般是侍女等人手執,是侍候主子時拿的東西。這是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彆。這點區彆非常要緊,關係到人的身份。
評分滿意
評分很專業的書籍,適閤一定基礎的人參看。
評分300減150時候買的,還不錯。不過平時買是有點貴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