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格言联璧

国学经典:格言联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英华 译
图书标签:
  • 国学
  • 经典
  • 格言
  • 联璧
  • 传统文化
  • 智慧
  • 修身
  • 警句
  • 人生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33014
版次:1
商品编码:1034675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格言联璧》是金缨所编的浅近格言另刻之单行本。全书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次第为经,以对所收格言的诠释为纬,涵盖了人生从读书修身到处世、理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其内容包括学识、涵养、品格、训诫等十篇,条分缕晰,情给理明。该书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对于青少年修身养性、处事做人、治家从政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读者也可从中可学到正确适用的生存之道。

目录

学问类
存养类
持躬类
摄生(附)
敦品类
处事类
接物类
齐家类
从政类
惠吉类
悖凶类


精彩书摘

  文艺自多,浮薄之心也;
  富贵自雄,卑陋之见也。
  [原注]
  此二人者,皆可怜也,而雄富贵者,尤鄙。满面富贵气,此是市井小儿,不堪入有道门墙。
  [译文]
  凭着自己的文才自负,这是浮躁浅薄的表现;凭着位高财多而傲视别人,这是市井小儿的卑劣习气。
  位尊身危,财多命殆。
  [原注]
  田静持云:位高未必危人,而祸常加之。家富未必树怨,而怨常集之者,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廉也。故处世宜知退,律身须知廉。
  张梦复云:人生适意之事有三:曰贵,曰富,曰多子孙。然是三者,善处之则为福,不善处之则反足为累。至为累,而求所谓福者,不可见矣。何则?高位者责备之地、忌嫉之门、怨尤之府、利害之关、忧患之窟、劳苦之薮、谤讪之的、攻击之场。古之智人,往往望而却步。况有荣则必有辱,有得则必有失,有进则必有退,有亲则必有疏。若但计邱山之得,而不容铢两之失,天下安有此理?但己身无大谴过,而外来者平谈视之,此处贵之道也。前人以货财为五家公共之物,一曰国家,二曰官吏,三曰水火,四曰盗贼,五曰不肖子孙。夫人厚积,则必经营布置,生息防守,其劳不可胜言,则必亲戚之请求,贫穷之怨望,僮仆之奸骗,大而盗贼之劫取,小而穿窬之鼠窃,经商之亏拆,行路之失脱,田禾之灾伤,攘夺之争讼,子弟之浪费,种种之苦,贫者不知,惟富厚者兼而有之。人能知富之为累,则取之当廉,而不必厚积以招怨。视之当淡,而不必深忮以累心,思我既有此财货,彼贫穷者不取我而谁取?不怨我而谁怨?平心息忿,庶不为外物所累。俭于居身,而裕于待物,薄于取利,而谨于盖藏,此处富之道也。至子孙之累,尤多矣!少小则有疾病之虑,稍长则有功中之虑、浮奢不善治家之虑、纳交匪类之虑,一离膝下则有道路、寒暑、饥渴之虑,以至由子而孙,辗转无穷,更无底止。夫年寿既高,子息蕃衍,安保无疾病痛苦之事?贤愚不齐,升沉各异,聚散无常,忧乐自别。但当教之孝友、教之廉让、教之立品、教之读书、教之择友、教之养身、教之俭用、教之作家,其成败利钝,父母不必过为萦心,聚散苦乐,父母不必忧念成疾。但念己无甚刻薄,后人自当无悖出之患;己无甚偏私,后人自当无攘夺之患:己无甚贪婪,后人自当无荡尽之患。至于天行之数,禀赋之愚,有才而不遇,无因而致疾,延良医,慎调治,延良师,谨教训,父母之责尽矣。父母之心尽矣,此处多子孙之道也。予每见世人,处好境而郁郁不乐,动多悔吝忧威,必皆此三者之故。由不明斯理,是以心褊见隘,未食其报,先受其苦。能静体吾言,于扰扰之中,存荧荧之亮。岂非热火坑中,一服清凉散7苦海波中,一架八宝筏哉?
  ……


《国学经典:格言联璧》是一部汇集中华古今智慧的宝藏,它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人生百态,又如同一盏明灯,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本书并非罗列陈旧的道德说教,而是精选历代先贤的精辟语录,将深邃的哲理、精妙的智慧、人生的大智慧,以凝练的语言呈现出来。它囊括了修身养性、治家处世、为官之道、交友原则、学习方法、人生感悟等方方面面,每一则格言都饱含深意,发人深省。 本书的编纂者,倾注了大量心血,从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中,甄选出最具代表性、最能启迪人心的佳句。这些格言,或出自儒释道三家经典,或源自名家史册,或凝结于民间谚语,它们穿越时空的阻隔,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些文字,简短有力,却能触及灵魂深处,引发读者对自身、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格言联璧》的魅力,在于其“联璧”之巧。作者并非简单地将格言堆砌,而是精心将意义相近、论调一致、互为补充的格言并列,形成一种呼应和递进的关系。这种编排方式,使得原本就精辟的格言,在联璧之下,更显其思想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某种思想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身上的传承与发展,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博大精深。 例如,关于“勤勉”的论述,书中会并列诸如“天道酬勤”、“业精于勤,荒于嬉”等耳熟能详的佳句,同时也可能收入一些不那么常见但同样意味深长的引语。通过这些格言的联结,读者不仅能体会到“勤奋是成功的基石”这一朴素的道理,更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勤奋的内涵——它不仅是努力付出,更是持之以恒的毅力,是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克服惰性的决心。这种“联璧”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格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再如,关于“人际交往”的论述,书中会汇集“君子之交淡如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等经典。这些格言从不同侧面阐述了真挚友谊的价值、社交的智慧以及与品德高尚之人交往的重要性。通过“联璧”的编排,读者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在人与人之间,真诚、理解、尊重是构建和谐关系的基础,而远离小人、亲近君子,则是明智的选择。 《格言联璧》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包容性。它并非狭隘地推崇某一家之言,而是广纳百家之长。无论是孔子的仁爱,老子的无为,还是释迦牟尼的慈悲,抑或是其他先贤的洞见,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这种开放的态度,使得本书的智慧更加多元,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也更加贴近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 在“修身养性”方面,书中会涵盖诸如“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格言。这些文字引导读者审视内心,培养高尚的品德,做到自律自爱。通过对这些格言的深入体悟,读者可以学会如何处理内心的冲突,如何面对诱惑,如何过上更为宁静、充实的生活。 在“治家处世”方面,《格言联璧》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诸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家和万事兴”、“诚信立身,仁义兴家”等格言,都深刻地揭示了家庭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家庭和谐的原则。这些格言不仅适用于古代,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帮助读者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在“为官之道”方面,书中同样不乏精辟的论述。例如,“公生明,廉生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居官以不贪为宝”等格言,强调了为官者的廉洁奉公、以民为本的原则。这些格言不仅是对古代官员的告诫,也是对当今公职人员的深刻警示,提醒他们时刻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交友原则”方面,《格言联璧》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指导。诸如“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患难见真情”等格言,帮助读者辨别益友与损友,理解友谊的真谛,并在人生道路上结交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 此外,本书在“学习方法”上也有精彩的呈现。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格言,强调了学习的系统性、反思的重要性以及勤奋的必要性。它们鼓励读者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进步。 《格言联璧》并非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实践指导意义。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最精炼的语言,与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每一则格言,都像一颗饱满的种子,播撒在读者的心田,经过时间的滋养,终将生根发芽,开出智慧的花朵。 阅读《格言联璧》,是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也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它能够帮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保持内心的清明,找到人生的坐标,并以更加从容、智慧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本书适合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也适合所有渴望提升自我、丰富人生内涵的求知者。它是一本可以常读常新、受益终生的经典读物。 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厚的底蕴。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故弄玄虚的卖弄,只有真诚的智慧和朴素的道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使得格言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和内化,成为指导人生实践的力量。 总而言之,《国学经典:格言联璧》是一部集智慧、哲理、人生感悟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它以精妙的编排、凝练的语言、包容的广度,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华传统智慧的大门。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古人高深的智慧,更能从中汲取力量,不断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珍藏的国学瑰宝。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装帧和细节处理感到非常惊喜。书脊的锁线装订,让我可以完全平摊开来阅读,不用担心书页合拢而遗漏中间的内容,这对于深度阅读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考量。内页的字体选择,是偏向宋体的古朴风格,字里行间留白得当,阅读起来眼睛非常舒服,长时间盯着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喜欢扉页上引用的一段关于“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话,一下子就把整本书的基调定格在了勤勉与自律上。这本书的纸张似乎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即便是用高亮的荧光笔做了标记,也不会有墨水洇透到下一页的现象,可见在选材上的精益求精。这种对读者体验的尊重,让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仪式感。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典雅,那种深沉的朱红色配上烫金的字体,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到了它厚重的文化底蕴。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就被那种纸张的质感所吸引,摸上去不是那种光滑的现代纸张,而是带着一丝粗粝和温度,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纹理。内容上,这本书并没有直接堆砌晦涩难懂的古文,而是采用了精选和注释相结合的方式,这对于我这种半路出家的国学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流派思想的平衡处理,没有偏袒某一家的学说,而是力求展现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古代智慧图景。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选取篇目时,非常注重实践性和启发性,很多格言警句放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读完之后,感觉不仅仅是在回顾历史,更像是在进行一场与古人的深度对话,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洗涤和滋养。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直接的说教有效得多,让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不自觉地反思自己的言行。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真正打动我的,是它所蕴含的那股“精气神”。它没有试图去“翻新”或“解构”传统文化,而是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将那些凝练的语言呈现出来。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撑着这些文字的重量。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读物,而是需要你慢下来,反刍,甚至要去实践的内容。例如,关于“敬畏之心”的那几篇选段,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自然、对传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边界。它教会的不是技巧,而是格局。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能让你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角落,让心绪沉淀下来,重新校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它是一本可以伴随人一生,每次重读都有新领悟的宝典。

评分

说实话,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的“实用性”,毕竟古代的智慧如果不与现代生活产生共鸣,那终究是象牙塔里的陈旧理论。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注释部分,简洁明了,用现代的白话文将那些看似遥远的古义阐释得通透易懂,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学者腔调。更关键的是,编者似乎深谙现代人的困惑,他们挑选的那些关于“处世之道”、“知进退”的箴言,恰恰对应了我们在职场和家庭生活中常遇到的两难境地。我曾因为一句关于“持中守正”的论述而改变了对某个复杂人际关系的判断,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比我读了十本心灵鸡汤都要来得实在。它教人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不是“如何轻松地成功”,这种扎根于现实的深刻洞察,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之前,对“格言联璧”这类传统文化汇编是抱持着一丝保留态度的,总担心会是那种枯燥乏味、佶屈聱牙的文字堆砌。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预期。它的编排结构简直是匠心独运,不同于常见的按时间或主题的线性排列,它似乎更侧重于一种意境的流动和哲思的递进。我注意到很多章节的过渡处理得非常自然,仿佛一个老者在娓娓道来,从修身养性讲到治国安邦,再到人际交往的艺术,逻辑链条清晰却又不失韵味。书中的配图,那些水墨写意的小品,更是点睛之笔,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对文字意境的视觉延伸和补充,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我常常在午后,泡一壶清茶,伴着窗外的微风,慢慢品读其中一二,那种心静如水的体验,是电子阅读完全无法替代的。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工具书,不如说是一件值得常置案头的艺术品。

评分

不错的书,值得一读,自己用还是给孩子看都很有价值的

评分

好书,经典之作,价格也很便宜

评分

了解古文化,好奇的猫啊

评分

经典小语,每日随手翻阅,不觉智慧增长

评分

一直在京东上买书 这次同样买了不少 索性把暂时到的书都晾晾~宿舍实在简陋 放书的地方也是绞尽脑汁???

评分

一直在看书,工作了12年明白了人性经不起推敲。

评分

是本国学经典,精装就好了

评分

《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些散文,用某代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2] 李学勤先生指出:“《尚书》本为古代《历书》,是我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然而,由于真正的《尚书》命运多舛,两千多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的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传统观点认为: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评分

很好就是灰有点多,买书就到京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