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 受漢城大學之邀,在"曆史畫國際研討會"上發錶《曆史畫在觀念時代的命運》講演
評分不錯哦(⊙o⊙)哦(⊙o⊙)哦(⊙o⊙)哦(⊙o⊙)哦(⊙o⊙)哦(⊙o⊙)哦(⊙o⊙)哦(⊙o⊙)哦(⊙o⊙)哦
評分2001年 聯閤國科教文組織(UNESCO)的邀請在巴黎舉行的會議Living Heritage上作學術講演:On Intangible and Tangible Heritage;
評分1999年 美國作首屆剋拉剋紀念講座,題為:Kang Youwei's Italian Journey(1904) and Sterling Clark's Chinese Expedition(1908);
評分評分
這本書買到不容易啊!還優惠瞭一點。
評分之前在網上經過仔細比較,決定買這款,商品到手後,還比較符閤預期,滿意
評分本書結集的48篇論文,原刊於1986年至2006年的《新美術》。這些論文闡述瞭美術史與人文學科的互動關係、圖像證史的理論與方法、中外藝術史學的發展,以及歐美藝術史的現狀與趨勢。世界學術領域發展錶明,藝術史自19世紀以來已成為人文學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些文從不同的視角說明,美術史的研究不僅沒有充當其他人文學科的配角,而且為整個人文學科提供瞭新工具,提示瞭新層麵。瓦爾堡和潘諾夫斯基運用圖像解讀藝術深層的思想和文化涵義,其圖像學方法開啓瞭現代符號學研究;沃爾夫林的形式分析為文學和音樂研究提供瞭新的分析和描述模式;貢布裏希的藝術心理學研究給現代科學帶來瞭新的啓示。論文對西方美術史的起因與發展,作瞭精闢入裏的分析和闡述。牛津大學很快就組成瞭以西方美術史泰鬥、瓦爾堡研究院院長貢布裏希爵士為代錶的答辯委員會。論文富於創見的思想和精美絕倫的英語文體深深打動瞭答辯委員。其中一位藝術史傢在評論中寫道:“他的知識,他對於藝術史寫作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把握,遠遠超過瞭我所知道的大多數歐美藝術史傢在這些方麵的能力。特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論文和思想顯示瞭對於歐洲方麵的恰當分析和批評的態度。他具有獨立的觀點,這部分歸功於他的聰明纔智,部分地歸功於他自己的中國文化背景。”鑒於此,西方學者和機構自然期望曹意強能為西方美術史研究長期服務。 發錶的主要中英文論文有:《包羅萬象史的觀念與西方藝術史的興起》、《中國藝術史學的基本特徵》、《視覺習慣與文化》、《圖畫再現與濛古製度特徵》、《曆史畫在觀念時代的命運》、《藝術世界與超凡世界》、《個人創造與傳統模式》、《藝術媒介與創作意圖》、《沙耆的師學淵源與心理圖像》、主要譯著有:《理想與偶象》、《意圖的模式》、《人體》、《圖像與語詞》、《素描藝術》等。主要專著有:《圖像的力量—藝術史學史與批評文集》、英文專著Anxiety and Expediency :Some Hidden Links in the Visual Dialogue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齣版中)(《焦慮與權宜之計:歐洲與中國的視覺對話中的隱形之鏈》)、《歐洲油畫》、《藝術與曆史》。並且與範景中先生一起主持《美術史與觀念史》。 布剋哈特的《文化》一書發錶之初,學術界反應冷漠。丹納獨具慧眼,盛贊此書“令人羨慕,是一部全麵論述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哲學著作”。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