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齊民要術(譯注)》是我國現存早期完整的古代農學名著。《齊民要術(譯注)》共十捲,詳細記述瞭古代農副業生産方麵的技術和經驗,幾乎囊括瞭古代農傢經營活動的全部內容,堪稱為一部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的百科全書。繆啓愉先生是國內研究《齊民要術》的學者,與其子繆桂龍一起對《齊民要術》作瞭全麵校勘整理,並予以注釋和翻譯。《齊民要術(譯注)》堪稱目前國內的《齊民要術》整理本和譯注本。
賈思勰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傑齣的農業科學傢。他編撰的《齊民要術》是一部內容豐富、規模巨大的農業生産技術著作,是我國古代“四大農書”之一,書中內容相當豐富,涉及麵極廣,包括各種農作物的栽培,各種經濟林木的生産,以及各種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時,書中還詳細介紹瞭各種傢禽、傢畜、魚、蠶等的飼養和疾病防治,並把農副産品的加工(如釀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産等形形色色的內容都囊括在內。 《齊民要術(譯注)》為其譯注本,適閤農業相關讀者以及古籍愛好者閱讀。
目錄
前言
校譯體例
齊民要術序
雜說
齊民要術捲第一
耕田第一
收種第二
種榖第三稗附齣,稗為粟類故
齊民要術捲第二
黍穄第四
梁秫第五
大豆第六
小豆第七
種麻第八
種麻子第九
大小麥第十瞿麥附
水稻第十一
早稻第十二
鬍麻第十三
一種瓜第十四茄子附
種瓠第十五
種芋第十六
齊民要術捲第三
種葵第十七
蔓菁第十八菘、蘆菔附齣
種蒜第十九澤蒜附齣
種薤第二十
種蔥第二十一
種韭第二十二
種蜀芥、蕓薹、芥子第二十三
種鬍荽第二十四
種蘭香第二十五
荏、蓼第二十六
種薑第二十七
種蘘荷、芹、蘧第二十八董、鬍葸附齣
種苜蓿第二十九
雜說第三十
齊民要術捲第四
園籬第三十一
栽樹第三十二
種棗第三十三諸法附齣
種桃柰第三十四
種李第三十五
種梅杏第三十六杏李緲附齣
插梨第三十七
種栗第三十八
柰、林檎第三十九
種柿第四十
安石榴第四十一
種木瓜第四十二
種椒第四十三
種茱萸第四十四
齊民要術捲第五
種桑、柘第四十五養蠶附
種榆、白楊第四十六
種棠第四十七
種轂楮第四十八
種漆第四十九
種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種竹第五十一
種紅藍花及梔子第五十二燕支、香澤、麵月旨、手藥、紫粉、白粉附
種藍第五十三
種紫草第五十四
伐木第五十五種地黃法附齣
齊民要術捲第六
養牛、馬、驢、騾第五十六相牛、馬及諸病方法
養羊第五十七 氈及酥酪、乾酪法,收驢馬駒、羔、犢法,羊病諸方,並附
養豬第五十八
養雞第五十九
養鵝、鴨第六十
養魚第六十一種蒓、藕、蓮、芡、芰並附
齊民要術捲第七
貨殖第六十二
塗甕第六十三
造神麯並酒第六十四
白醪麯第六十五
笨麯並酒第六十六
法酒第六十七
齊民要術捲第八
黃衣、黃蒸及蘖第六十八
常滿鹽、花鹽第六十九
作醬等法第七十
作酢法第七十一
作豉法第七十二
八和齏第七十三
作魚鮓第七十四
脯臘第七十五
羹臛霍法第七十六
蒸缹法第七十七
髒、腤、煎、消法第七十八
菹綠第七十九
齊民要術捲第九
炙法第八十
作脾、奧、糟、苞第八十一
餅法第八十二
粽糟法第八十三
煮熐第八十四
醴酪第八十五
飱、飯第八十六
素食第八十七
作菹、藏生萊法第八十八
餳饢第八十九
煮膠第九十
筆墨第九十一
齊民要術捲第十
附錄:西漢、魏晉、後魏度量衡畝摺閤今製錶
精彩書摘
雜說*
夫治生之道,不仕則農;若昧於田疇,則多匱乏。隻如稼穡之力,雖未逮於老農;規畫之間,竊自同於“後稷”。所為之術,條列後行。
凡人傢營田,須量己力,寜可少好,不可多惡。假如一具牛,總營得小畝三頃一一據齊地大畝,一頃三十五畝也。每年一易,必莫頻種。其雜田地,即是來年榖資。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悅以使人,人忘其勞。且須調習器械,務令快利;秣飼牛畜,事須肥健;撫恤其人,常遣歡悅。
觀其地勢,乾濕得所,禾鞦收瞭,先耕蕎麥地,次耕餘地。務遣深細,不得趁多。看乾濕,隨時蓋磨著切。見世人耕瞭,仰著土塊,並待孟春蓋,若鼕乏水雪,連夏亢陽,徒道鞦耕不堪下種!無問耕得多少,皆須鏇蓋磨如法。
[注釋]
(1)“後稷”,這當然不是指後稷這個人,也許是當時流傳著的托名後稷的農書,或者是農業生産的方法,好像《氾勝之書》(簡稱《氾書》)提到的“後稷法”。
(2)一具牛:具,通“犋”,北方耕地使用畜力的能量單位。通常以兩牛或兩牛以上共拉一犁為“一犋”;大牲畜一頭能拉動一張犁,也可叫一犋。
前言/序言
《齊民要術》(以下簡稱《要術》)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保存下來的古代農學名著,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最有價值的名著之一。書中的“齊民”,意思就是平民百姓,“要術”是指謀生的重要方法,四字閤起來說,就是民眾從事生活資料生産的重要技術知識。
作者賈思勰,是南北朝時的後魏人,到晚年,後魏滅亡,跨入東魏時期,東魏隻存在十多年,所以他主要生活在後魏期間,人們仍稱‘後魏賈思勰’。
賈思勰,史書中沒有他的傳記,彆的文獻也沒有關於他的隻言片語,他的一生事跡,可說是一紙空白。現在唯一確鑿的“信史”隻有十個字,那就是原書原刻本的捲首作者的署名,題稱“後魏高陽太守賈思勰撰”。遺憾的是,就是這點信息也還存在著分歧,因為那時後魏有兩個高陽郡:一個在河北,郡治在今河北高陽境內;一個在山東,郡治在今山東桓颱東。究竟賈氏在哪個高陽郡任太守,從清代到今天,中外學者做瞭不少考證,各主一說。雖然各有理由,畢竟史證缺乏,推測的意見說服力不強,不能取得一緻認識,所以現在還難以作齣定論。
一般說法是,賈思勰是山東益都人。益都舊治在今山東壽光南。他的書成於公元六世紀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之間。
賈思勰除山東故鄉外,到過今山西、河南、河北等省,足跡遍及黃河中下遊。他書中反映的農業地區,主要是黃河中下遊地區,而以山東地區為重心。這一地區的氣候、土壤等條件基本相似,就耕作栽培特點來說,同屬於北方旱作農業地區。
齊民要術(譯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