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自康德委托我整理出版他在公开讲课时为其听众讲授的逻辑学,并以简明手册的形式将它交付公众以来,已经一年有半。为此目的,我从他那里得到了他自己在讲课时使用的手稿,他对我表示了特别的、令人荣幸的信任,即我熟知他的体系的一般原则,在这里也容易进入他的思路,不致歪曲或者篡改他的思想,而以必要的清晰和明确,同时在恰如其分的秩序中把它展示出来。既然我接受了这一荣幸的委托,并且试图尽我之所能,按照这位值得赞誉的大师、我极为尊敬的老师和朋友的愿望和期待去完成它,以这种方式,一切涉及讲授、思想的表达和解释、阐述和整理的东西,部分地应记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就当然也有责任就此向康德的这一新著的读者们作出一些解释。因此,此处有关于这一点的一种说明,以及别的更详细的说明。
自1765年以来,康德教授先生就不间断地以作为入门书的迈耶尔教科书(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迈耶尔的《理性学说》选辑,哈勒格鲍威尔出版社,1752年版)为他的讲课的基础。其理由,康德在一份由他为预告他1765年的讲课而提供的提纲中说明过。他在自己讲课时使用的上述大纲的样本,与他为同样的目的使用的其他所有教科书一样,是用空白纸夹钉的;无论是他的一般批注和说明,还是首先与个别章节中大纲文本相关的特殊批注和说明,有的写在夹钉的空白纸上,有的写在教科书本身的空边上。
目录
逻辑学
前言
导论
一、逻辑学的概念
二、逻辑学的主要划分
三、一般哲学的概念
四、哲学史简述
五、一般知识
六、知识的特殊的逻辑完善性
A 知识在量上的逻辑完善性
七、
B 知识在关系上的逻辑完善性
八、
C 知识在质上的逻辑完善性
九、
D 知识在样式上的逻辑完善性
十、或然性
第一篇 一般要素论
第一章 论概念
第二章 论判断
第三章 论推理
一、知性推理
二、理性推理
三、判断力推理
第二篇 一般方法论
一、通过对概念的定义、阐明和描述来促成知识的逻辑完善性
二、通过概念的逻辑划分来促成知识的完善性
自然地理学
第一部
编者前言
导论
数学的预概念
第一部分
第一卷 论水
第二卷 论陆地
第三卷 大气层
第四卷 地球曾经经历并且还在经历的巨大变化的历史
附录 论航海
第二部
第二部分 对地面自身所包含的东西的特殊考察
第一卷 论人
第二卷 动物界
第一章 有蹄动物
第二章 有趾动物
第三章 鳍羽足动物
第四章 卵生四足动物
第五章
第1节 海洋动物
第2节 贝壳动物
第六章 一些值得注意的昆虫
第七章 其他爬行动物
第八章 鸟界
第三卷 植物界
一、值得注意的树
二、其他植物
三、植物的其他奇观
第四卷 矿物界
一、金属
二、盐
三、石头
四、土
五、石化
六、矿物的起源
第三部分 按照地理顺序对所有陆地最重要的自然奇观的扼要考察
第一个大陆亚洲
第二个大陆非洲
第三个大陆欧洲
第四个大陆美洲
教育学
编者前言
导论
正文
论自然的教育
论实践的教育
中德人名对照表
后记
精彩书摘
固然一些逻辑学家在逻辑学中以心理学原则为前提条件。但是,把这类原则引入逻辑学,却和从生活中提取道德一样是荒唐的。如果我们从心理学,亦即从对我们知性的观察中获取原则,那么,我们就会仅仅看到,思维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它怎样处在各种各样的主观障碍和条件之下;因此,这会导向对仅仅偶然的法则的认识。但在逻辑学中,问的不是偶然的规则,而是必然的规则;不是我们如何思维,而是我们应当如何思维。因此,逻辑学的规则必须不是从偶然的知性应用,而是从人们无须任何心理学在自身就找到的必然的知性应用提取的。我们在逻辑学中不想知道:知性是怎样的,它如何思维,以及它迄今在思维中是如何行事的,而是想知道,它在思维中应当如何行事。逻辑学应当教导我们正确地使用知性,亦即与其自身协调一致地使用知性。
从已经给出的对逻辑学的解释中,也还可以引出这门科学的其余根本属性;也就是说,它:
4.是一门理性科学,这不是就纯然的形式,而是就质料而言,因为逻辑学的规则不是提取自经验,且因为它同时以理性为自己的客体。因此,逻辑学是知性和理性的自我认识,但不是就它们在客体方面的能力而言,而是仅仅就形式而言。我在逻辑学中并不问:知性认识什么,亦即它能够认识多少,或者它的知识能够走多远?因为这会是在其质料应用方面的自我认识,因此属于形而上学。在逻辑学中问题仅仅是:知性如何认识自己本身?
前言/序言
自康德委托我整理出版他在公开讲课时为其听众讲授的逻辑学,并以简明手册的形式将它交付公众以来,已经一年有半。为此目的,我从他那里得到了他自己在讲课时使用的手稿,他对我表示了特别的、令人荣幸的信任,即我熟知他的体系的一般原则,在这里也容易进入他的思路,不致歪曲或者篡改他的思想,而以必要的清晰和明确,同时在恰如其分的秩序中把它展示出来。既然我接受了这一荣幸的委托,并且试图尽我之所能,按照这位值得赞誉的大师、我极为尊敬的老师和朋友的愿望和期待去完成它,以这种方式,一切涉及讲授、思想的表达和解释、阐述和整理的东西,部分地应记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就当然也有责任就此向康德的这一新著的读者们作出一些解释。因此,此处有关于这一点的一种说明,以及别的更详细的说明。
自1765年以来,康德教授先生就不间断地以作为入门书的迈耶尔教科书(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迈耶尔的《理性学说》选辑,哈勒格鲍威尔出版社,1752年版)为他的讲课的基础。其理由,康德在一份由他为预告他1765年的讲课而提供的提纲中说明过。他在自己讲课时使用的上述大纲的样本,与他为同样的目的使用的其他所有教科书一样,是用空白纸夹钉的;无论是他的一般批注和说明,还是首先与个别章节中大纲文本相关的特殊批注和说明,有的写在夹钉的空白纸上,有的写在教科书本身的空边上。
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逻辑学、自然地理学、教育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康德曾说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但是实际上他这是谦虚,因为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口碑都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他发表了第一本著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内容是关于笛卡儿、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五年的家庭教师生涯后康德重返科尼斯堡,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返回家乡后,康德再次进入大学学习。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获得硕士学位,三个月后获得大学私人助教资格,开始教授哲学。在私人助教这个教职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的听课费就成了他的生活来源。因为康德的课很受欢迎,愿意听他的课的学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无忧。
评分
☆☆☆☆☆
看到了大师对科技和教育的关注。
评分
☆☆☆☆☆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
评分
☆☆☆☆☆
评分
☆☆☆☆☆
本文观点是,道德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不能作为道德的根据,康德道德原则的推出,犯了因果倒置和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而道德的心理基础是人类共有的同情心(情感),道德源于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对“善”的行为共识,是这种共识逐渐外化为习俗与文化,进一步内化为个人的意识,进而产生道德自律与道德的崇高感,在此层面上,道德具有意义。
评分
☆☆☆☆☆
有一本买一本,虽然没买齐,以后慢慢找吧
评分
☆☆☆☆☆
评分
☆☆☆☆☆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科尼斯堡(Königsberg),他出生时,有“武王”之称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里已经统治了11个年头。
评分
☆☆☆☆☆
《西方文论经典(第五卷):从文艺心理研究到读者反应理论》是“西方文论经典”系列图书之一种,收入自19世纪后期以来,在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史中最具代表性作家的经典文论著作数十种。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在国内发表过,另有少数是在国内首次翻译发表的。每篇选文都包含选文正文和阅读识解两个部分,读者可通过作者简介、选文正文和阅读识解,了解这些文论家的学术地位、主要观点、突出贡献等等,具有文献参考价值和资料收藏价值。同时,“它山之石”,亦有益于我们创建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