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硃利葉斯•諾威奇於1929年生於英國。服完兵役後,他在牛津大學新學院攻讀瞭法語和俄語文學專業。
諾威奇著述頗豐,包括《徵服,1016—1130》(The Normans in the South,1967)、《王國,1130—1194》(The Kingdom in the Sun,1970)、《地中海史》(The Middle Sea: A History of the Mediterranean,2006)、《教皇史》(¬The Popes: A History,2011)、《四君主》(Four Princes, 2017)等。
他還寫瞭多部關於旅遊、建築和音樂的著作。此外,他曾為英國廣播公司的約30部紀錄片撰稿。
★譯者簡介
陳薇薇,浙江杭州人,自由譯者。從事翻譯十餘載,譯有《北方的觀念》《濛娜麗莎傳奇》《概率統治世界》等。
來自約翰•硃利葉斯•諾威奇的兩韆年法國史
★編輯推薦
◎英國大眾曆史學傢約翰•硃利葉斯•諾威奇用詼諧的語言、生動的細節,再現從高盧人到戴高樂這兩韆年的法國曆史。
◎本書也是這位多産的作傢的遺著。在這本書中,諾威奇寫齣瞭自己長久以來對法國的熱愛。
★媒體推薦
◎諾威奇帶著許多精彩的故事漫遊瞭法國曆史:風流的國王、駭人的瘟疫和傳奇的晚宴。──《泰晤士報》
◎在他的最後一本書中,已故的諾威奇以令人欽佩的輕盈和溫文爾雅的方式處理瞭法國兩韆年曆史上令人望而生畏的廣闊主題。或許是有意的,本書有一絲《1066年之種種》(1066 and All ¬at)的味道──“卡佩王朝的國王都是齣色的統治者。他們穩步建立起瞭法國,將之從加洛林王朝時期分得的一杯羹打造成一個民族。”而且,他幽默的腳注也值得它們專屬的評論。──《每日電訊報》夏日選讀
◎這本以普通讀者為對象,溫暖而令人愉快的短篇法國曆史,是他(諾威奇)寫給他如此熟悉的國度的情書。──《旁觀者》
◎諾威奇講述曆史如在爐邊娓娓道來。──《星期日獨立報》
★內容簡介
法國史是世界史中精彩而重要的一章。查理大帝、聖女貞德、路易十四、戴高樂等人物早已為讀者所耳熟能詳。這些偉大的人物是如何一步步塑造瞭對世界文明産生重大影響的法國的?
本書作者約翰•硃利葉斯•諾威奇以法國曆史名人串聯起兩韆多年來法國曆史進程中的重大事件。
從決心阻止愷撒入侵的高盧民族英雄維欽托利,到從教皇手中取得皇冠的查理大帝;從十字軍東徵帶來的災難,到太陽王創造的巨大功業;從巴士底獄摧枯拉朽的猛攻,到法國軍隊搭乘齣租車奔赴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的戲劇性場麵……諾威奇用自己豐富的知識與對法國深厚的感情,帶我們展開瞭一場精彩的法國曆史之旅。
##諾裏奇這本簡史非常好看,感覺是老爺子信手拈來之作,寫著寫著就來一句,讓我們迴來這裏是介紹法國曆史的。最深刻的是快最後章的巴黎圍城,用“吃”幽默的反應巴黎的慘狀,模仿餐飲評論傢的口吻,來對比真實的慘烈...
評分##以軍政和貴族為主軸,適當插播少量花邊新聞和作者評論,可讀性極強,整個閱讀過程非常愉悅。讓人睏擾的地方就3點,一個是歐洲那些不斷復用的人名;一個是畢竟是軍政史為主軸,鮮少涉及文化社會發展和具體的政策分析內容,於是在十幾頁的國王的軍事失敗之後,結論“總體而言他是個好國王”就顯得有點突兀;最後就是畢竟是寫給英國人的法國史,時不時的會感到作者默認你對英國史是有一定認知的,不巧,英國史,我也不熟,場麵就一度頗為尷尬。
評分 評分 評分##盡管有30萬字,但對於漫長的法國史而言,隻能算是一個簡要的概述。能用簡潔的文字把尤其是中世紀那些紛繁的曆史梳理清楚本就不易,作為法國史的入門讀物值得推薦。
評分 評分##被我戲稱為路易、查理、亨利和腓力的故事,要辨彆這些國王的人名實在不容易。但書的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對於瞭解法國曆史很有幫助。不過作者是英國人,父親是英國駐法大使,不知道法國人寫的曆史會否有很大不同。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