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11
白錦文(Robert Peckham),香港大學人文與醫學多學科中心(CHM)的主任和創始人,研究重點為傳染病史和醫學史。他曾在劍橋大學聖凱瑟琳學院(St. Catharine’s College)和牛津大學聖彼得學院(St. Peter’s College)獲得研究奬學金。2008—2011年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訪問學者,2017—2018年紐約大學訪問學者。著有《現代亞洲的傳染病》(Epidemics in Modern Asia),並是《劍橋現代亞洲健康史》(Cambridge History of Health in Modern Asia)
【譯者簡介】
何文忠,博士,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副教授,英語語言學、翻譯學碩士導師,主要專業興趣為對比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翻譯研究、翻譯技術、認知語言學、現代漢語語法,長期從事翻譯和語言學教學,齣版譯著30多部。
蔡思慧和鄭文慧均為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2019級MTI研究生。
本書從比較視角和曆史維度研究作為一種帝國現象的恐慌,特彆是傳染病,如霍亂、鼠疫、流感,以及20 世紀末新齣現的傳染病等引發的恐慌。通過對19世紀初的東亞到21世紀的美國等一係列案例研究,本書探索瞭西方政府機構、政策製定者、規劃者和其他權威機構為理解、應對和消除由傳染病和其他危機引發的恐慌所做的嘗試。本書還研究瞭從電報到醫療技術和公共衛生等多種技術對傳播和約束“恐慌”信息所起的作用,考察瞭帝國復雜關係網絡和恐慌之間的關係,並得齣疾病威脅會産生特定焦慮和集體恐慌的結論。
本書重點關注從19 世紀早期到現在發生的恐慌反應的連續性和非連續性及其闡釋。正如艾倫·萊斯特在第一章“帝國與恐慌之地”中指齣,每一章節從不同方麵研究恐慌:鴉片戰爭前的廣東地形、英屬印度的山間避暑小鎮、流行疾病映射圖、實施檢疫措施控製恐慌和病毒傳播等,主要集中在大英帝國和英語世界,涉及南非、中國香港、印度、新西蘭和美國這些國傢和地區。僅僅關注英國這一殖民帝國是本書的局限,但本書旨在對帝國恐慌進行初步概述,為今後更深入、更具比較性和包容性的研究做鋪墊。
恐慌帝國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恐慌帝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無聊死瞭
評分曆史上,人類不止一次麵對疫情來襲。應對方法不一而足,待疫情過後都無法總結齣一套通用的法則,在這輪新冠疫情下,各國的不同應對就是明證。究其原因,恐怕源於疫情並非純粹的醫學難題,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恐慌帝國:傳染病與統治焦慮》一書中提到的恐慌...
評分##本書評無意對全書進行總括和係統性評價,而是試圖從帝國、疫情及由此引發的身份/認同下的形成的刻闆印象及造成的社會恐慌的視角齣發,將書中相關內容拾綴成篇,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個“反身性”的中國語境批評。 Alan Lester在“第一章 帝國與恐慌之地”中指齣本書的創新之處在...
評分##視角選擇的不錯,但是拼拼湊湊的幾篇論文太淺薄,有理無據的感覺,太牽強! 一共320頁,參考文獻檢索占瞭70頁,正文部分的備注每頁平均又占據瞭1/3,其實真正的東西沒有多少,精簡壓縮也就一兩百頁就搞定瞭,非要印刷300多頁,完全是浪費紙張和油墨,一點兒都不環保,書?重瞭,運輸過程中也增加油耗和搬運工時!定價太高瞭,78元!28元比較閤適!字體偏小,閱讀起來有點兒費勁! 無論貧富貴賤,無論地位高低,一旦染上流感,同樣喪失活力。——溫斯頓·丘吉爾 從1732年席捲德國、荷蘭以及不列顛群島的那場大瘟疫開始,霍亂、鼠疫、流感和新型傳染病便成為瞭西方國傢的噩夢,而人類亦由此開始與恐慌結緣。從小規模的流行病,到大規模的傳播,不論是消息或是...
評分 評分恐慌是什麼?至少從19世紀起,恐慌就被理解為一種“原始”恐懼的錶現。而當代社會就是這樣一個恐懼的“飽和”體,到處充斥著不確定的災難,群體“高度焦慮”。 在1817年印度暴發霍亂並蔓延到亞洲其他地方和歐洲時,傳染病就已經能引起極大的恐慌現象,伴隨而來的也有關於這場大...
評分 評分恐慌帝國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