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羅傑·剋勞利,齣生於英格蘭的曆史學傢,畢業於劍橋大學英文專業,後在伊斯坦布爾教授英語。他在多年時間裏廣泛遊曆瞭地中海世界,對其曆史文化以及航海史和親曆者曆史有著廣泛興趣。他著有“地中海史詩三部麯”(《1453》《海洋帝國》《財富之城》)以及《徵服者》。現居英國格洛斯特郡。
【譯者簡介】
譚琦,哈爾濱理工大學語言文學類碩士,專職翻譯,譯有《大圍攻:馬耳他1565》《拜占庭的失落之城》。
★ “地中海史詩三部麯”作者羅傑·剋勞利又一力作
★ 重現1291年十字軍運動的終結及阿卡的陷落
固若金湯、戰備充足的阿卡是十字軍在地中海東岸的據點。當這座城市於1291年陷落時,基督徒曆時二百年的聖地徵戰走嚮瞭血腥的終結。羅傑·剋勞利以他慣有的華麗語言和直觀敘事,記述瞭阿卡所承受的淩厲打擊——火藥時代之前Zui猛烈的狂轟濫炸,使這座曾堅如磐石屹立於地中海岸邊的堡壘城市化為一片廢墟。
“詛咒之塔”即此次圍攻戰的焦點所在。作為十字軍防綫上的Zui後一關,這座塔樓的得失象徵著舊世界的瓦解和新時代的來臨。剋勞利的敘事基於法醫取證式的研究成果,並大量采用瞭鮮為人知的第一手資料。他對十字軍時代那些戲劇性的結局有著精彩的分析,為理解世界曆史上這一關鍵轉摺點提供瞭重要的新視角。
【本書榮譽】
這是一位曆史學傢振奮人心的作品,描繪瞭這一裏程碑式事件的“戲劇性象徵意義”。
——《科剋斯書評》
羅傑·剋勞利再次找到瞭一個值得他施展齣眾纔能的主題,他對阿卡陷落的描述激動人心,令人無法抗拒。這是一本讓人欲罷不能的傑作。
——西恩·麥剋米金(Sean McMeekin),《俄國革命》(The Russian Revolution)作者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Z好的曆史敘事作品:一個活生生的世界,充滿瞭在史詩般的衝突中掙紮、生活和赴死的真實人物。
——帕特裏剋·懷曼(Patrick Wyman),哲學博士、《曆史潮流》播客主持人
##@Akko 2/11/22 to 2/13/22
評分##通過譯者優秀的翻譯,閱讀本書,仿佛就像是在看一場中世紀的戰爭電影。十字軍運動的終結、戰爭的殘酷以及的阿卡城的陷落,透過這本薄薄的書,一一呈現在中國讀者麵前。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書很好看,題材是我第一喜歡的圍城戰。但翻譯實在差點意思,大量句子直接按英語的敘述方式倒模齣來,漢語行文習慣不帶考慮的。譯者自己讀著不嫌難受嗎...
評分 評分##作者為瞭盡可能真實客觀地呈現阿卡陷落,引用大量豐富、詳實的史料。無論是十字軍運動終結的前因後果,還是戰爭雙方的戰術和武器,作者都做瞭充分地論述:有邏輯推理,也有細節分析。譚老師的譯文一無既往的流暢生動,閱讀體驗尚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