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客,英语专业出身,语言学博士,曾在英国留学、访学。从事汉英之间文学、文化交流的研究。热爱锅碗瓢盆里的油盐酱醋,亦喜稗官野史里的“五味杂陈”。现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西风东渐大潮汹涌澎湃。以往的研究,似更注重“器”或“道”的层面。本书从“西食东渐”这一具体角度,来考察传统中国的现代蜕变。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我以为不应该把糖、咖啡、茶、烧酒等许多食品的出现贬低为生活细节。它们分别体现着无休止的重大历史潮流。”作者梳理了大量中外文献,在相关历史文化语境的勾勒、论析,与对众多个体饮食记忆钩沉、探赜的基础上,对西餐汉语表述与译写的典型文本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考论,从而立体地展示出近代“西食东渐”过程中的“大”形势与“小”历史,呈现了饮食变迁和语言拓展的幽微进程。
##“我以为不应该把糖、咖啡、茶、烧酒等许多食品的出现贬低为生活细节。它们分别体现着无休止的重大历史潮流。” 超级有意思的主题,从作者一步步的介绍讨论中,脑海里似乎可以依稀描慕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和西方人们各自小心翼翼试探、排斥、改良、接受对方的饮食文化的样子。食物无疑承载着除了吃以外更浓厚的文化意义,在书页之外,人的味蕾里也有一份独特的记忆和历史。
评分##很好的题目,结果内容却是将材料简单的进行堆砌,缺少分析与阐述,实属浪费啊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文化史课的推荐书目。很有意思的选题,行文流畅易读,切入点好,总体按时间线梳理,兼顾中外材料。稍显美中不足的是转引过多略失严谨,最基本的例如《大公报》和《申报》现在都有很便利全文数据库可供检索原文。还有很多近代报刊资料未见使用,不过也算留下了更细化研究的空间。然后就是编辑比较粗心,单独成段的引文字体时不时变成和正文字体一致,还有出现破折号——打成斜杠/这样的小瑕疵,影响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还能叫浅尝辄止?我持不同意见。整个引用资料和分析推论都算相对完整了。一手资料,去找个清朝的活人来采访?写短评也得稍微思考一下吧。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