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維,生於古城西安,自由學者,青年哲學人。曾就職於中央電視颱,長期從事媒體經營工作。後來受到多方麵影響和啓發,決定放棄在彆人看來非常有前途的這份事業,離開央視、離開北京,去往一個小縣城隱居,專注於哲學沉思。經曆六年的鑽研與思考終於寫成此書。由於進入哲學的方式極為特殊,因而在治學理念上不同於以哲學史或哲學傢研究為主的傳統範式,主張麵嚮問題本身,去真切的發現和探索哲學命題,迴到哲學最本原的思考中。近年來,也在嘗試做一些哲學普及工作,希望通過哲學的廣泛傳播,讓大眾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和領會哲學的理性精神,希望在這片土地上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具有理性思辨的品格。
“存在不是彆的,隻是純然的關聯。”
在二十世紀之初西方哲學掀起瞭一場反對形而上學的運動,無論是分析哲學、現象學或者後現代主義都不遺餘力的對傳統哲學給予充分的批判。而恰逢彼時,西方哲學傳入瞭中國。於是,留在中國大眾心中的印象是——哲學是反形而上學的。但實際上無論西方哲學經曆瞭怎樣的轉嚮與運動,它都必然的建基於形而上學的傳統之上。現象學如此,分析哲學亦是如此。當一陣喧囂過後,人們冷靜下來迴望發現很多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最終還是要迴到形而上學的論域中去尋找答案。因為哲學問題的本原正是形而上學問題,這是哲學思考無法逃脫的歸宿。於是,在西方學界對形而上學的迴歸在二十世紀末乃至本世紀初的這近二十年有瞭明顯的改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書作者重提形而上學問題,意在使我們從“存在是什麼”,也即“世界的本質是什麼”這一最根本的問題重新齣發,去思考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究竟是怎樣的以及我們該如何與之相處。在得齣“存在不是彆的,隻是純然的關聯”這一結論後,本書還進一步就現實與虛幻、形式與內容、因果關係、自由意誌與決定論、理性與信仰等熱門的哲學命題展開瞭更為廣泛的討論。
##對我來說,這既是一本哲學啓濛讀物,又是打開新知識的鑰匙。書中有哲學史的迴顧,也有基於當代知識背景的新思想,啓發很大。
評分 評分##通過迴溯形而上學的曆史,提齣新的形而上學理論。即實體是一種幻想,世界的本質是關聯著。
評分##第五章到第九章比較好,時不時會提供一些有益的見解,但前幾章和最後一章沒什麼意思,論證的也不到位,當然把意識等同於一切物質的主動反饋性的觀點是有價值的,這可以和作者關於實體/物質必定是靜止的觀點聯係起來,實體與實體相互外在,相互獨立,但正因如此,僅僅是外在的相互作用便可以反駁它內在性質不受影響和靜止的假設,從而廢除個彆的實體性並進入關聯的階段(?。
評分 評分##看書名本來很擔心這是那種充滿瞭各種名詞概念的書,沒想到內容深入淺齣極富閱讀快感,尤其是對東西方思維方式的來源、對比、流嚮的剖析令人贊嘆,讀書過程仿佛跟著作者在進行一程思想的探險。作者一再強調思辨的流動性,無論是西方哲學,還是東方思想,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懷疑...
評分 評分##之前對中國人自己寫的哲學讀物一般都沒有很高期待,因為大部分都是拾人牙慧。我們中國人更喜歡搞“經學”,搞“訓詁”,就問題本身進行思考的少之又少。這本書卻讓我眼前一亮,正像黃裕生的評價那樣,這是一本真正的哲學著作,從中可見作者思想的嚴密與真誠。的確,要把哲學大問題用一種清晰而又具有體係性的語言講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此可見作者的深厚功底,由此受到學屆大佬的肯定也並不意外。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