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8
斯蒂芬妮·伯特,哈佛大學英語係教授,美國《國傢》雜誌詩歌編輯,2016年古根海姆詩歌奬獲得者。伯特已齣版四部個人詩集及多部文學研究作品,其文章常見於《紐約時報》《紐約客》《倫敦書評》等,曾被《紐約時報》譽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詩歌評論傢之一”。2013年,斯蒂芬妮·伯特發錶TED演講《我們為何需要詩歌》(Why People Need Poetry)。
·
作為一名跨性彆者,伯特一直緻力於相關活動,為跨性彆者及相關亞文化群體奔走呼號。2017年,伯特接受變性手術,從“斯蒂芬”變為“斯蒂芬妮”。
一本教人如何讀詩的書,為什麼要叫“彆去讀詩”?
·
如果有人告訴你詩是什麼、為什麼要讀詩或該如何讀詩,通常來說,他們已經錯瞭。詩歌不是艱澀的高門檻藝術,它錶現人類共有的情感,在某個瞬間觸動你的神經。
·
詩歌——不是“詩”,而是一首首的詩歌——能夠慶祝新生、撫慰垂死之人,促使你辭職、找到新工作或根本不工作,給你帶來如同猜字謎、縫紉、打籃球一般的快樂,最重要的是,它能讓你感覺自己並不是孤身一人。
·
斯蒂芬妮·伯特用六個關鍵詞,剖析瞭打開一首詩的正確方式。她消解瞭我們對詩歌這門藝術的緊綳狀態,打破偏見,展現瞭不同時代的詩歌如何相互影響、交流,帶領讀者走進看似艱澀的當代詩歌之門。
彆去讀詩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彆去讀詩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謝謝編輯的贈書。本書應該是大學詩歌教授的教案衍生品,有點像諾頓演講課那樣的。一本讀下來,對於詩歌,特彆是當代詩歌會有一個比較全麵的把握和認識。不過就國內而言,其難度略顯高瞭些,一是信息量太大,從古至今,從形式到內容,從文本到社會影響,用如此篇幅囊括起來,未免會有夾生的地方;二是閱讀量的要求略高,在國內,能熟稔其引用作者、引文而無需查閱背景資料的,怕隻有現代詩愛好者和專業讀者。其最佳目標讀者應該是大學中文係對詩歌有興趣的學生。 因為扉頁的介紹,去B站上看瞭作者在TED上的演講,那時他還是斯蒂芬,人瘦瘦的,講話鏗鏘有力,抑揚頓挫,誦起詩來很流暢。佩服作者的纔華,更佩服他的勇氣,不世俗。不知道他會不會期待我們像他理解詩歌那樣去理解他。 詩離我太遠瞭;不,是我離詩太遠瞭。一直以來,並不覺得生...
評分##最近讀的書都很治愈.....我從來都不是孤身一人....以及欽佩作者的坦誠直率,沒有掩飾、姿態,直接告訴我們詩是什麼
評分 評分##詩歌也是一種心理療愈,剖析自己,瞭解自己,纔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評分 評分##很懷疑這真是一本詩的導讀書嗎,我棄讀瞭(翻譯要背大鍋)。
彆去讀詩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