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军,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欧陆政治哲学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英文版执行主编、上海纽约大学双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精神分析、中国古典思想。个人学术著作有《多元的现代性》《日常现实的变态核心》《爱与死的幽灵学》《现时代的群学》《巨龙幻想》《第十一论纲》《激活你的日常》《后人类纪的共同生活》等。英文著作《巨龙幻想》(The Great Dragon Fantasy)被当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齐泽克(Slavoj Žižek)教授形容为一部“爆炸性的非凡著作”。译著有阿甘本《神圣人》、巴迪欧与齐泽克《当下的哲学》、齐泽克《生于末世》(世博特别版)。
本书聚焦于“后电影时代”的话语和思想,旨在通过重铸电影哲学的方式,在学理思想层面哲学性—分析性地重新探讨电影,从而在后电影时代捍卫电影的进路,回应“后电影状态”对电影构成的一系列关键性的瓦解和冲击。作者通过与精神分析和后人类主义思想与电影的“遭遇”来重新煅铸电影的哲学地基。这是一次思想的探险,深度的捍卫,也是对“迷影”时代的重新召唤。
几个自己认为的问题:1.与齐泽克的相似性,2.反复重复的堆砌的引用;3.在点名了这种“真实的刺出”/“虚空上的位置”,“女性特征的歌颂”“死亡趋力”或者是其他任何症状的合法性或者是哲学意义后,似乎冠军老师的思维就停滞了。这同样出现在大部分之前的著作中。4.后人类视角似乎仅仅被作为描述电影的主体性特征来标识其对观者的影响显得太弱了5.对于那种决断激烈刺出的死亡之爱只有歌颂没有见到日常。6.这些真正在电影中能遭遇“真实泪水的惊骇”的效果都基于这是一部导演意图让你遭遇真实,或者是本身与真实相关的电影作品,并不特别属于电影的本体论,这样的潜能或许在游戏,音乐,小说其他艺术中皆可论证。
评分##读到一半惊觉怎么天下会有第二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和表述,一看果然还是那位老师哈哈
评分##关于我不感兴趣的片子(科幻片)的理论 略看一遍,一些观点比较认同 、 但是并不代表理论就是喜欢的样子 或许是因为我有浮躁的心 静不下来仔细看 认真想 虽然我认为我是唯物主义但此时此刻 我觉得我过于唯心论…… 吴老师对这本书的定位或许是为一般电影爱好者提供一种视角,这种视角虽有些残缺,但还未到时候来评价。 但对《美丽心灵》的理解是不正确的。如果用“共物—殊物”表示周围人能看到的与唯独纳什能看到的。荧幕的纳什经历了(殊物融入共物——殊物屠杀共物——共物反抗殊物——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