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知识的企业

创造知识的企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 吴庆海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9-10 平装 9787115515377

具体描述

野中郁次郎

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知识创造理论之父”。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现任一桥大学名誉教授。2017年荣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终身成就奖。

 富士通、三井物产、Seven&I等大企业独立董事,因其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2002年获得日本政府授予的“紫绶勋章”。

 著有80多部畅销专著,2007年荣获美国管理科学院国际管理学奖,2008年被华尔街日报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者”,2013年获得“全球最佳50名商业思想家终身成就奖”。

竹内弘高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MBA和博士,一桥大学国际企业战略学院教授、院长,曾任教于哈佛商学院,现任职于一桥大学。曾与迈克尔·波特合著《日本还有竞争力吗?》一书。

陈劲、陈春花作序推荐,揭开日本企业引领汽车和电子工业的秘密,彼得·德鲁克、大前研一、迈克尔波特等知名学者激赏推荐

《创造知识的企业》是一部经典著作。 ——彼得·德鲁克

【内容简介】

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来自创新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创新管理的基础。

追求基业长青是所有企业的理想,要实现这个理想,就要重视德鲁克所说的“今天唯一重要的资源”——知识,充分萃取、沉淀、标准化、分享、组合、更新和再造知识,为企业的持续发展积累可复用的无形资产。

本书是“知识创造理 论之父”野中郁次郎关于知识管理的奠基之作,也是该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一本著作。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SECI模型,就知识创造的过程做了阐述,并结合日美企业借助知识创造称霸汽车和电子工业的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将知识创造应用于提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名家推荐】

在经济价值和社会责任并重、科学管理和人文精神同步的新时代,我们应高度重视隐性知识的积累和共享,以及基于 SECI 模型螺旋上升的知识管理。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创新与知识管理会议(iKM)创始人兼主席

在知识驱动变化的时代背景下,阅读“知识管理系列”图书能产生极大的价值。通过这套书,读者会更清晰地了解组织中的知识是什么、知识创造是什么、如何在方法论层面上更好地进行组织知识创造……对这些内容的把握能让我们按照知识管理的逻辑主线去理解企业,理解组织创新力的打造。

——陈春花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日本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管理学著作。

——大前研一 日本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

作者探讨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前沿:企业学习和创造具有竞争性价值的知识的过程。与以往类似主题的著作不同,本书作者不是空谈一些口号,而是致力于揭示组织创新和学习涉及的具体的组织结构和过程。

——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之父”、哈佛商学院教授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利益相关:书是出版社老师赠送的。 书本身是五星水准以上的书,但翻译可能有不少问题,虽然没到完全误读的程度,但有些地方明显不通顺或不合逻辑。没时间一一核对内容,借着手头有的日文译本(没错,原著是野中先生和竹内教授用英文写就并在欧美出版的作品),在这个版本的中文译本中找出了35个人名翻译错误。很想问一下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那怕翻译后,稍微参考一下野中郁次郎先生的弟子李萌教授的译本不行吗? 很想问一下出版社,这种专业读物(又不是杰克韦尔奇或者大前研一写的那种畅销书),都不找人审校一下,真的是国内的通行做法吗?作为老牌出版社的专业精神,到底还在不在?

评分

评分

##Much of their work is built on an examination of the different concepts of knowledge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n their book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the two academics differentiated between what they called 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the f...  

评分

##非常棒的一本书,看了两遍,常读常新。对于知识工作者,非常有必要知道知识是如何创造的,如何利用知识螺旋在你的企业中建立知识创造的机制。 知识的形态 作者认为知识是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形式知识,可以通过正是的语言表达的,是我们一般认识的知识。另一种是难以用正是语言表达的知识——暗默知识,举个例子,做面包的高手揉出来的面做的面包非常好吃,一个普通人可能就无法做到,但是这个大师傅可能无法用语言叙述...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