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元弘子(阪元ひろ子, Sakamoto Hiroko),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人文科學研究科中國哲學專攻博士課程俢畢、北京大學哲學(中國)係高級進修生。原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研究科教授,退休後為一橋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本書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近代の思想文化史》《中國民族主義の神話——人種・身體・ジェンダー》等。
郭馳洋,1990年12月齣生,籍貫福建漳州。2013年7月畢業於廈門大學日文係,2014年4月考入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綜閤文化研究科,2016年3月獲得碩士學位,現為東京大學博士生。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日本思想史。
前言
——早期全球化/“傳統的發明”/性彆1
第一章中國近代思想的一個斷麵
——譚嗣同的以太(ether)論1
序1
第一節通往《仁學》之路4
第二節以太論的性質7
第三節“以太”“心力”的原型——《治心免病法》13
第四節佛教思想——楊文會19
第五節平等思想——禮教批判25
小結28
第二章章太炎的個體思想和唯識佛教
——中國近代的萬物一體論的走嚮31
序31
第一節“佛聲”以前——《菌說》34
第二節哲學課題和唯識佛教37
第三節個體、共同性——萬物一體論45
(一) 個體、共同性46
(二) 新的萬物一體論48
第四節佛道儒思想融閤的形態52
(一) 《齊物論》——道傢52
(二) 從王學到孔子55
(三) 朝嚮融閤60
小結65
第三章章太炎與“傳統的發明”67
序67
第一節國學、曆史、記憶和印度、佛教72
第二節針對周邊少數民族的“國粹”——《中華民國解》的
問題79
第三節國學講演84
小結88
第四章試論章太炎的道傢、佛教思想和身體、性、醫學觀91
第一節道傢、佛教思想和性、身體94
第二節醫學和“實驗”99
小結104
第五章熊十力《新唯識論》哲學的形成
——從20世紀前期的中國哲學思想界來看107
序107
第一節熊十力的生平和人物形象114
第二節理論框架的形成——《新唯識論》以前121
(一) “真/幻”“起/斷”和物化——《心書》121
(二) “體/用”“生/滅”——《唯識學概論》126
(三) 心物同源說——羅素129
(四) 背景——東西文化、“科學/人生觀”論戰132
第三節嘗試——文言文本《新唯識論》134
(一) 寫作意識135
(二) 原理137
(1) 有宗批判——物化=私化137
(2) “翕/闢”141
(三) 佛教論爭——《破破新唯識論》147
第四節哲學的確立——語體文本150
(一) 體用不二論151
(1) 有宗、空宗151
(2) 王夫之批判157
(二) “生生”的立場——儒傢159
(三) 展開162
(1) “翕/闢”—“生/滅”163
(2) “內在矛盾”“相反相成”165
(四) 《量論》的挫摺169
(五) 大同思想和民族性172
小結176
第六章民國時期梁漱溟思想的定位
——超越“現代新儒傢”的範疇180
序180
第一節圍繞佛教的思想曆程183
(一) 少年時代183
(二) 青年期184
(三) 由佛傢轉入儒傢186
第二節佛教和西歐哲學187
(一) 西歐哲學——羅素和柏格森187
(二) “歸宗儒傢”後的佛教思想193
第三節“東西文化論”196
第四節從“東西”論到“鄉村”論202
小結205
第七章李叔同(弘一法師)的思想
——與馬一浮的思想和豐子愷的藝術觀之關聯209
序209
第一節李叔同齣傢之前的生涯和思想212
(一) 從天津到上海——民族革命和詩酒聲色212
(二) 日本留學——西洋畫、西洋音樂、漢詩、新劇215
(三) 自上海至日本時期的藝術民族主義219
(四) 迴國——從天津、上海到杭州222
第二節李叔同的齣傢227
(一) 斷食、齣傢227
(二) 佛教和神經“病”233
(三) 齣傢後——弘一法師234
(四) 作為佛教徒的苦惱239
第三節與馬一浮以及豐子愷的關聯240
(一) 馬一浮和佛教240
(二) 與豐子愷的藝術觀的關聯251
小結257
後記(兼終章)261
人名索引271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