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哲,颱灣大學曆史係博士。現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任鬍適紀念館主任。專業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史與當代颱灣史。另撰有《華盛頓在中國: 製作“國父”》 《“天方夜譚”中研院:現代學術社群史話》等專著,並主編《(新版)殷海光全集》《容忍與自由:鬍適思想精選》等書。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最初於2014年由颱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齣版,是漢語世界的第一部閱讀史專著,曾獲2015年度“中山學術著作奬”。作者以具體的個案,述說晚清世變日亟之際的中國士人,如何泛覽各種書本報刊,藉以瞭解寰宇情勢,廣聞增知,進而引發多重效應的故事。在西學東漸的大背景下,士人開展追求“世界知識”的事業,追索與“西學”相關的書報,猶如進入一方積蘊豐富的“知識倉庫”;士人的閱讀實踐,從此煥然一新。本次再版,不僅由繁體字本改版為簡體字本,並修正誤失,還增補瞭不少原版闕失的考證內容,期可使其以更臻理想的麵貌呈現於史林,為我們認識理解晚清中國的曆史,提供一個新的思考方嚮。
此書係統引入瞭歐美書籍史和閱讀史的許多關鍵概念,也獨創瞭一些新的概念,標誌著閱讀史研究在中文學界的正式興起,並為這一新學科的持續發展奠定瞭基礎。同時也是關於“西學”的知識考古學,對梳理中國人近代知識的起源和流變,展現傳統知識和外來知識以及各種外來知識之間的衝突、融閤、新陳代謝做齣瞭不可替代的貢獻。從方法上講,此書體現瞭“新知”與“舊學”的融閤,既受西方新文化史的理論和視角的啓發,又發揚瞭傅斯年以來中國近代實證史學的傳統。
##構思大膽、研究紮實,此書對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的士人被迫對外開放時不斷變化的知識體係,做瞭深入的研究。誠然,這一話題此前在學術界已經受到關注。潘光哲在本書當中所考察的一些對象在中英文學界都有瞭不少的研究專著,比如郭嵩燾、康有為、唐纔常等人物。但是,潘光哲的取...
評分##買時本覺得這書黑白文字無插圖128的定價太貴瞭,讀後纔覺值這個價格。首先作者挑戰閱讀史這個領域就值得敬佩,閱讀史的理論構建都尚且不完善,並且一手的資料是其最核心的靈魂所在,而這又往往是最難把握的部分,很難用足夠多的材料去論證和說明時人的想法和閱讀的切實影響。但潘氏下瞭一番功夫,資料非常翔實,為後來者做閱讀史研究提供瞭一個可藉鑒的模型。
評分##構思大膽、研究紮實,此書對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的士人被迫對外開放時不斷變化的知識體係,做瞭深入的研究。誠然,這一話題此前在學術界已經受到關注。潘光哲在本書當中所考察的一些對象在中英文學界都有瞭不少的研究專著,比如郭嵩燾、康有為、唐纔常等人物。但是,潘光哲的取...
評分##晚清士人步入由傳統中學、西學和報刊等構築起的“知識倉庫”,隨其所需擷取,題目很有意思,但感覺作者重於史料的詳盡,但總結與提升不足,所以看到後麵有點失去耐心……
評分##“流變不已的讀者群如何建構不斷變化的文本的意義?”,其中有關改編《海國圖誌》,翻刻《萬國史記》,硃一新的地理想象,以及讀者群對《時務報》的意見整的不錯。那個“書本地理學”不就是劉大鵬現象嘛。
評分##作者建構齣的“知識倉庫”概念挺有意思,但更多錶現齣的,是把種種材料套進瞭這個新概念,所以讀起來顯得比較生硬。不過,列舉的資料算是十分豐富,為繼續研讀這方麵的研究提供瞭許多頭緒。
評分##作者從閱讀史的角度講述瞭晚清士人是如何一步步吸納和學習西學,士人閱讀的環境,起因及目的。主要討論瞭西學書籍、近代報刊與晚清士人之間的閱讀聯係,介紹瞭西學東漸和東學西漸的過程,以及士人吸納的過程。在報刊方麵,作者重點講到瞭晚清幾大報刊對士人的影響,尤其是民間...
評分 評分##並不如何好 堆史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