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6
於爾根·奧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
1952年生,曾在倫敦德國史研究所和弗萊堡大學工作,現為康斯坦茨大學近現代史教授。他齣版過大量有關18世紀以來的歐亞曆史著作。其作品包括《中國與世界:十八世紀至當代》(獲得德國史學傢協會奬)《中國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等。於爾根·奧斯特哈默因其在曆史學研究中的卓越成就分彆於2010年和2016年獲得萊布尼茨奬、湯因比奬。目前,他正在從事20世紀的去殖民化史研究,並和入江昭(Akira Iriye)閤作主編6捲本《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本書為讀者全麵而深入地迴顧瞭從18世紀到1949年中國與西方世界和日本的關係,論述的重點時間段是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作者非常詳細地論述瞭中國與外部世界的政治和經濟關係,並從不同的理論視角解讀它們對之後中國發展所造成的影響。例如,作者分析瞭,西方和日本在中國開設銀行、修建鐵路讓中國對其産生依賴的程度。作者寫作本書的目的在於將中國對外部世界的理解與西方對中國的理解平衡起來。
中國與世界社會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與世界社會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飛機延誤一小時,剛好有更長一段時間來讀這本書。今年越來越覺得看點曆史挺好的,也許就不會對現在生活那麼悲觀。(但這本書也下架瞭)
評分 評分##收獲頗豐的閱讀體驗。本書從經濟-政治維度考量18世紀至新中國成立這個曆史時期清朝/民國與世界經濟、政治之間的互動與溝通,以及後者對近代中國之影響。對於一個幾乎隻是通過中學曆史課本來瞭解近代史的讀者而言,作者的不少觀點極具思辨力,衝破瞭曆史課本的主流敘事,為瞭解這段曆史提供瞭新的視角和解讀意義。正如奧斯特哈默所言,清朝時期中國並未徹底“閉關鎖國”,其與世界社會的經濟、政治聯係從未被隔斷。但隨著工業革命方興未艾,清朝自身的結構性矛盾卻阻礙瞭其商業經濟發展;擴張到巔峰的領土麵積見證瞭封建主義的頂點,卻也是其衰亡的肇始;鴉片戰爭的意義被誇大瞭,在甲午戰爭後列強的殖民侵略纔達到瞭新的階段。帝國主義對中國施加政治經濟影響力被劃分為三個階段,作者的分析也頗有建樹。不知道刪減情況如何,但本書內核還是挺正的。
評分 評分##感覺一般吧,試圖跳齣一些舊有範式,但是在一係列具體闡述上很難真正深入而是引入瞭另一類新詞濫調。給人以一種仁厚、公正卻有時糊塗的外國學者形象。對於帝國主義影響方式的變遷是最有價值的部分吧。
評分 評分##為什麼中國在18世紀之後的很長時間內沒能夠啓動現代化的進程?過去很長時間我們是通過“衝擊與迴應”去思考的,當天朝上國的清朝被西方列強打開國門之後,形成瞭不對等的條約體係,最終導緻中國內部秩序變化,開始對西方的衝擊進行迴應。但這樣的看法無疑將中國的現代化停滯歸結到外部因素,但作者通過細緻考察邊緣論、現代化論、依附論在不同産業的解釋力,發現未能啓動現代化的原因在所謂“弱勢專製”,西方的商品、意識形態之所以在很長時間內難以深入基層、內地,是因為清及民國已經失去瞭對邊緣基層地區的控製,之所以可對大城市有著完全現代化改造,也是因為對城市強有力的控製,因此在曆史轉摺點上的中國缺乏一個強有力的有效政府,來解決巨大治理規模下中央與地方,城市與農村的二元關係,最終直到1949年之後纔在走上現代化。
評分##書寫和翻譯皆流暢,以經濟互動為主。緊接著看瞭柯文的《在中國發現曆史》,決定給該書多加一星,那些自大的,意淫的,理論先行的毛病基本都沒有。弱化1840鴉片戰爭的影響,強調1985之前清朝內部的變化,強調通商口岸和內地的差異,各地區各行業的差異,中央和地方的差異,上層和下層的差異。主要概念是“非正式帝國主義”“金融帝國主義”。整體都很好,隻是最後一章一直說蘇聯幾乎沒有給共什麼幫助,有點兒太幼稚瞭……
評分中國與世界社會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