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1903-1950), 英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动物农场》、《1984》等。
1903年出生于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遍从事文学创作,有多部作品出版。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参加左翼组织,因重伤返回英国,但最终树立社会主义信念。1939年,二战爆发,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由于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对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1945年,著名的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农场》出版。1949年,《1984》问世,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作品入选多国中学生必读书目,被翻译成62种文字,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
1950年,因肺病去世,年仅47岁。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第二任妻子相比第一任更有名一些。索尼娅·布朗内尔,小说《1984》中女主角裘莉亚的原型(“她是个年约二十七岁、表情大胆的姑娘,浓浓的黑发,长满雀斑的脸,动作迅速敏捷,像个运动员。她的工作服的腰上重重地围了一条猩红色的缎带,这是青年反性同盟...
评分##重现 不停闪过的画面 改写的泰晤士报 可怕的"双重思想" 想起频繁被删的微博 被炸的账号 堆积在手机相册…… 温斯顿与茱莉娅之间消失不见的爱~ PS: 选书以后还是要多关注一下翻译和出版社~
评分 评分 评分##虽然不喜欢奥威尔在这里用到的露骨的象征手法,比如“仇恨周”、“仁爱部”等等,但是不得不说他把极权国家统治的方方面面拆解得一干二净,大家感觉得到说不出来的,他帮你理明白了;大家还没感觉到但可能发生的,他帮你点清楚了。极权泯灭人性、无视客观真理,温斯顿是耶稣基督,愿他的死不光是他个体的悲剧,也是预言极权的灭亡
评分##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 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战争即和平,无知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他们不到觉悟的时候,就不会起来反对,他们不起来反对,就不会觉悟。 历史在此时就像是一张白纸,被不断地擦干净并写上新内容.....
评分##不是特别好读 但读完却让人陷入深思 整本书给人的感觉是窒息 恐惧 想大声喊叫却发不出声的无奈感 老鼠那段看的毛骨悚然 在至深的恐惧面前 原来人是会丧失最后一点人性的 看完去查了批判性思维 在这样一个被信息狂炸的时代 不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 具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是多么重要 很多人看完这本书直接把矛头指向中国政府 我想每个国家的人都会在这本书里看到自己国家的影子 以点概面就显得特别狭隘了 在没有大量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妄下结论也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行为
评分之前读戈尔丁的《蝇王》后,写了一篇“《蝇王》的末日启示录”,如果说《蝇王》预言的是个人或者精英处于社会而无作为,从而引起民主政治的倒塌,文明社会的崩溃。那《1984》无疑预言了集权共产主义将是人类世界的末日审判。而《三体》中的未来启示则完全是作者刘欣慈从人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