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16
张嘉璈(1889-1979),字公权,江苏宝山人,民国著名银行家。早年求学于日本庆应大学,学习现代经济、金融理论。回国初期受梁启超提携,曾在袁世凯政府有短暂经历。后进入金融界,先后担任中国银行副总裁、总裁,中央银行总裁、中央信托局局长;期间还曾担任铁道部部长、交通部部长。任职银行界时,张嘉璈先生用其所学现代经济和银行知识,重塑中国的银行业,更以其刚毅的性格和掌握的现代商业规则,最大程度地保证了银行的独立性,引领了中国新式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尤其奠定了中国银行后续近百年的国际声望;其关于中央银行的思想,在当时同步于世界,对半个世纪之后的中国仍有影响。他因此获得了“中国现代银行之父”“民国银行先行者”的美誉。任职铁道/交通部部长期间,张嘉璈积极推动铁路、公路事业发展,为支持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于1938年命令卢作孚先生的民生公司转运入川人员和军品商货,被后人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抗战结束后,张嘉璈受命担任东北经济委员会主任,代表国民政府就东北接收问题同各方周旋,是最熟悉东北局势的官员。1947年,张嘉璈受蒋介石委托出任中央银行总裁,适逢中国通胀局势加速恶化之时,后于1948年5月辞职。1949年之后,张嘉璈移居澳大利亚,在大学任教并开始撰写《通胀螺旋》一书,后移居美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79年于美国去世。张嘉璈的兄妹也是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知名人士,如张君劢和张幼仪。
于杰(译者),从业于银行和投资领域多年,已翻译出版《时运变迁》、《管理美元》和《通胀螺旋》。目前还担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通胀螺旋》一书是作者张嘉璈先生以其自身经历,全貌地记录了中国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9年间的通货膨胀发展过程。
因历史和社会政治原因,战前的中国国力羸弱,维持抗战并非易事。作者以当事者的身份,从中国的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工农业发展、外国援助及中日货币战等诸多方面,详细记录了抗日战争及国共对抗时期战场之外的中国历史。这本书是一部抗战和社会动荡时期的货币史、财政史和普罗大众的社会生活史。
书中关于政府治理、币制改革变迁、中国新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财政弊端、城乡/东西部“二元”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作用等问题的讲述,被西方官学界视为了解发展中经济体发展状况的借鉴,对于今天的中国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通胀螺旋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通胀螺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这本书再次论证了通胀分析不是简单的分项预测,更不是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宏观推测,很多时候通胀有着本身坚实的微观基础,而这种情况下的通胀也是宏观经济学出身的研究者无法解释的。宏观失灵已经不是历史,在未来的全球和中国经济将会越来越频繁。
评分##我们都依稀听说过中国发生过这么一次超级通胀,但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其过程如何却十分模糊,这本书很好的还原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并且给出了细致而又深入的分析,史料引用相当到位。这十年可分为三个阶段,战前阶段、中日战争爆发阶段、战后阶段,作者逐一分析了三个阶段中需求、供给、外汇、贸易、工资等因素,从中梳理出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而总结了国民政府在应对通胀的成败得失。这十年间通胀螺旋形成,固然有客观外部因素,既日本人的侵略、内战的爆发;但也有诸多内在问题,如中央银行缺失、城乡割裂、财政赤字的失控、滥发货币、信贷放松、投机盛行、金融系统混乱、税收结构不合理、外汇管制的过分自由化、行政机构腐败及无力施行价格管制措施等。书中所论及的诸多教训对于今天依然十分有现实意义,对于任何经济体而言,通胀都是大敌。
评分2020—33! 1949国民党败退台湾,美国国务院以及国府内部都在检讨,是谁丢失了大陆中国? 本书作者,作为当时经济政策的亲历者,事后反思了国民党经济政策失败的前因后果。 更宏观的看,自1840年中国被迫加入全球化及现代化进程以来,我们花了近140年的时间才最终确定了我们的...
评分 评分##翻开目录就发现作者实际上用的是在1950年代颇为主流的新古典综合的总供给—总需求分析在写这本书。从货币史的角度,这本书不仅仅是1930-40年代中国通货膨胀的一次剖析,还是长时段中中国的货币制度鼎定的一次分析。如果前结彭信威和黑田伸明,后结吴承明他们不算针对但可见端倪的研究,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事实。并对1950-1958年的货币,金融,经济巨大变革有个深入的理解。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当然是有价值的读物,但是,布满逗号的超长的翻译腔句式实在是看得人头晕眼花,再加上自己本身没什么经济学金融学的基础,每句话都要费力理解半天。掐头去尾看了一下,看不下去了。过几天再咬咬牙看下去。最后一节一些教训读完,冒了一身冷汗,为啥冒冷汗,说出来会被删帖,你们自己去看……
通胀螺旋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