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4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号畴隐。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著名佛教居士。丁福保学通经史,兼通算学、医学、日文,中年后归心佛教,用十年之功编成《佛学大辞典》,是中国第一部新式的大型佛学辞典。风行学界七十年,至今仍是重要的佛学工具书。
丁福保为著名佛教居士,以弘扬佛法、流通佛经为志,并修证有成。丁福保有感于佛教经典文字艰涩,于初学者不易了解,虽然历来缁素大德多有注疏解说,而古人注疏多重于判教科文,谈玄说妙,这都不是初机学佛的人所能领会的。因此,他选择了一些卷数较少的经典,依照汉儒训诂的方式,逐字逐句地解释;这种解释,没有繁琐的科文,也没有谈玄说妙的玄理,详略适中,一切以初学者所需为原则而名之曰“笺注”,使初读佛经的人容易入门。 著名学者和居士陈兵教授说现有的各种《坛经》注释中,“丁福保先生的《六祖坛经笺注》是内容最为丰富、征引最为广泛、解说相当全面、理解较为可靠的一种”。
坛经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坛经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读完这本经,觉得佛学其实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自我催眠术。不要理解为这是对佛学真理的贬低。不应当用正确还是错误去评判一种真理,而应当在这一意义上来评价真理的价值:它在何种程度上有利于人的自我拯救与提高——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尼采的真理与佛教的真理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虽然前者强烈反对后者。如何自我催眠?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不要试图从外界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应当从根上、也就是从自己内心解决问题,正像古希腊人说的“人不是受到事物的困扰,而是受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的困扰”。如何解决内心的问题,就是两个字“破执”,没有任何功利心却更加能够勇敢地去行动,理解了这一个悖谬,你也就离成佛不远了。 看完坛经一段时间,会冒出一个念头:我们的人生剧本结局可能是固定的,剧本的主要基调也是固定的。即使很努力尝试打破规则,有时候似乎还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很快就被现实摩擦。 如果人一辈子要经历的不幸总量是一个常数,那么不幸先来和后来又有何区别?时间可能不那么重要。...
评分##到了这个时候还不读经,则慧根太差
评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明心見性,多为上乘根器,曠劫熏習累生修行之人接引法門。知易行難,道阻且躋,漸修漸行,阿彌陀佛。
评分 评分 评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明心見性,多为上乘根器,曠劫熏習累生修行之人接引法門。知易行難,道阻且躋,漸修漸行,阿彌陀佛。
评分##达摩衣钵传到五祖,出现了神秀和惠能两个高足,如果选择神秀,可能衣钵依然在小范围传播,没有了后来禅宗的大放异彩。惠能出身卑微,父亲早逝,流落岭南,卖柴为生,主要还不识字。遇见五祖时,师徒互相试探了一下,五祖说,你这个南蛮猴子,凭什么修佛呢。惠能说,人虽有南北...
评分##“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坛经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