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楊天宏
四川成都人,曆史學博士,現任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所撰博士論文2003年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曾獨立承擔3項國傢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齣版學術著作6部,譯著2部, 在《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上發錶論文多篇,在國內外學術界産生瞭很大影響。
▼內容簡介
“羅文乾案”是發生在北洋政府統治時期的“大案”“要案”,當時政府眾議院的正副議長嚮大總統舉報時任財政總長的羅文乾在“奧國藉款”事件中受賄。由於涉案金額高達數韆萬元華幣,同時牽涉多名政府高官,該案史無前例地同時激起政潮、學潮、法潮,堪稱近代中國“級彆”最高且最具影響的刑事案件之一,其復雜性超乎想象。作者從這一案件的告訴與審斷著手,通過事實論述與邏輯梳理,從告訴程序閤法性辯證、案件審斷與事實原委、影響案件審理結果的內政外交因素三個方麵揭示瞭“羅案”最終“瞭猶未瞭”所錶現齣的法政糾結性。
▼編輯推薦
“羅文乾案”是發生在北洋政府統治時期的重大刑事案件。就內涵而言,這一案件的復雜性超乎尋常想象,涉及聞見雜呈各說不一的事實甄彆及刑法與刑事訴訟法的條款適用,國內政局與外交形勢變化等多方麵問題。就“價值”而言,羅案研究已遠遠超齣被告罪與非罪的法庭判決正誤探討,具有法律、政治、經濟及國際關係的豐富含義。然而國內外相關研究與此案的價值卻極不相稱。
本書作者擬對羅案研究做點拾遺補闕與匡誤的工作,以重建事實的完整。正如作者所言:研究曆史陳案應效法“老吏斷獄”,熟悉律例,明辨是非,雖無可置辯的學術審斷結果很難達緻,但縱或不能,心實嚮往。
##猶如老吏斷獄將羅文乾案的案情及政治生態梳理的清晰明確;鞭屍羅文乾的同時將蔡元培辭職的原因帶瞭齣來,背後都是政治的博弈
評分 評分 評分##可以說本書較為全麵地展現瞭書名所言民國時期“法政糾結”的法製狀況,尤其是蔡元培以捍衛司法獨立之名憤然辭職,進而掀起法潮學潮,反過來造成瞭乾預司法獨立的結果,引人深思。 此外,羅案在當時民國各界引起瞭廣泛討論,各方雖均有自身利益考量,並不見得是一心為公,但客觀上本案還是在相對公開的環境下得到瞭充分討論,並為後世的研究提供瞭充足史料,也算是對得起後人。反觀本朝涉政大案要案,官媒一緻春鞦筆法,而三緘民間之口,可謂是“有政而無法”,又談何“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呢?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2020-4-13 鞭屍羅文乾,又婊瞭趁機作亂的蔡元培,還把顧維鈞為瞭避免連帶被告責任與直係進行利益交換從而使羅文乾無罪釋放的事刨瞭齣來。“從事實層麵厘清”是楊天宏一貫拿手的,缺點就是枯燥無比...
評分##雖是民國大案,但涉及利益方太多,既有法律一係羅文乾,學閥蔡元培,國外的銀行藉款團,洛津軍閥,民國鍵盤帝鬍適,所以不瞭瞭之實在無可奈何。中國小案尚可講法律,大案皆要講政治。過去那麼多年,司法獨立依舊是個夢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