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戈:青年学者、作家。皖北人,生于1982年,200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致力于政治学与中国近代史研究。撰有《从黄昏起飞》《穿越午夜之门——影像里的爱欲与正义》《百年孤影》、《酒罢问君三语》《少年游》《岂有文章觉天下》《帝王学的迷津:杨度与近代中国》《鹅城人物志》等。
此书是作者的随笔集,共分五辑:“安身与立命”“说理者的谱系”“作家该站在哪一边”“不为什么而读书”“从黑木崖到神龙岛”。所书写的主题包括命运、说理、作家、读书、武侠等。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大抵便是人与时代的关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他要做什么样的人,在狂飙突进的转型时代面前,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作者的答案正如序中所云:“我即将三十五岁,人生已过其半。有人问我对未来乐观还是悲观,有生之年能否看到理想照进现实。我所能提供的不是结论或方向,而是态度。我的态度正如哈维尔之言:‘我们做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么做会产生结果,而是因为,这么做是对的。’”
##青年作家、评论人羽戈的随笔自选集。大部分文章的篇幅都不太长,适合零碎时间阅读。法学专业训练而致的理性,文学阅读和日常生活体验带来的丰富情感,与大量历史方面的阅读与写作形成的对史料文献的无比熟悉,在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有体现。个人最喜欢其中关于历史类书籍和金庸武侠小说的读书随笔,前者点面结合,阅读细致,颇见功力;后者则将阅读积累、现实观察和个人生活体验交织在一起,非常耐读,很有共鸣。
评分##随便借阅的一本书,却带给我极大惊喜。很多文章值得全文背诵。
评分##不管什么都能扯上国家和时代也是醉了,空有一杆笔缺没有看透的眼睛,另外,阜阳就阜阳,什么皖北
评分##不為什麼而讀書,書名就是羽戈的味兒;文字依然的小犀利,後段說金庸書讀起來也是隨性。
评分 评分##羽戈近年来的随笔集,说理者的谱系写得最好,作家该站在哪一边也不错,其他部分就不如他年轻时候的文章那么精彩了。也许是他不再年轻了,事实是我们都老了。
评分##作者阅读储备是可以的,但很多观点却是中庸的,既不讨好也不得罪(当然用作者的话也可以说是理性清明平和)。关于用理性而不是情绪的观点某一方面来说我是赞同,但却忽视在推进好制度过程中激情可能也是必须的!比如鲁迅的杂文,作者恐怕没想过为什么鲁迅这么写,那个昏碌麻木时代靠胡适般的平和理性能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吗?还有说村上关于高墙和鸡蛋的比喻,自然作家去站队会面临绝对二元论的桎梏,可作为独立个体往往是弱势一族,受到制度戕害的概率太高了。村上所言自有为踽踽独行的独立个体坚定信心作用。怎能用一句不能站队就消解?本书个人尤其不喜欢对教育和孩纸的书写,实在太有繁殖的道德优越感(从书的开头到结尾一提再提,令人怀疑作者所谓的好公民就是去学习应该生孩纸以及如何当一个好父亲?),不为什么而读书,看似无为却不乏犬儒态度。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