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诗人、拉斐尔前派代表画家。他的诗歌内省自观,远绝尘嚣,执着于探索人类激情的奥秘,沉浸于对爱、美与永恒的追求。他是十四行情诗高手,在戏剧独白和叙事歌谣方面,亦可比肩其文学前辈。他的作品以中世纪文学为滋养,上承浪漫主义,下应唯美、象征、颓废等潮流,观览他的诗作,就像观览一幅十九世纪英诗截面图。他的诗歌富有画意之美,很多作品或是为题画而作,或是配有他自绘的插图。
译者简介:叶丽贤,男,福建闽侯人,北京大学英美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助理研究员,译有《饥渴的想象:塞缪尔•约翰逊散文作品选》(2015年),曾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译文近20万字。
但丁·罗塞蒂的十四行组诗《生命之殿》共有102首(含开篇),创作于1847年到1881年之间,在诗人临死前六月才最终定稿,代表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十四行诗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这个时期英国诗坛上的一部扛鼎之作。《生命之殿》充满了诗人关于时间、爱情和人生的感官印象,这一系列诗歌直接滋养了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的唯美主义和颓废派创作。
##“一首十四行诗,就是对某个瞬间的纪念。” 但丁·罗塞蒂十四行诗集《生命之殿》简体中文版终于要和读者见面了,感谢译者,填补空白。
评分 评分##从爱人的墓穴中重现的诗稿,诗与画的动人互文,以及那些为了爱而神魂脱身的时刻。另外有幸听到译者叶老师对诗歌音韵,诗画内涵的解读,书的分量就更重了一点。
评分 评分 评分##“ 我们相遇前的每个时刻,都犹如一只飞鸟。” 以十四行诗的古典浪漫书写爱情与蜕变,诗人执着于从瞬间捕捉永恒,用诗文将不朽的回忆定格成属于自己的丰碑,犹如一片片精致而相似的玫瑰,从开始的无限热烈到晦暗衰败,最后再由死向生,闪烁着被人工仔细雕琢过的光鲜色泽,却少了一股自然里才能长出的野生的馥郁。
评分 评分 评分##讀畫家的詩歌,思緒總是明朗的,更何況拉斐爾前派。詩集分為「青春與蛻變」「蛻變與命運」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對「愛」的不斷強調令人眩暈,同時疲倦,愛之弦樂排山倒海,極度飽和,攝入過量。第二部分更為思辨,經歷愛的殞落,希望的黯淡,自我的分裂,時間的催迫,生命意志的頹喪,最終迎接死亡的新生;意象繾綣,手法簡單,「擴展的明喻」到處都是,畫家氣質突出,既是長處,也限制了想像。p.s. 英漢對照起來一看,果然翻譯得太過了,太過了!不僅氾濫,而且還竄改標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