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圣地的兴衰

仪式圣地的兴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新伟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7-12 精装 9787532586417

具体描述

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9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导师为任式楠先生。2004年获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考古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刘莉先生。2004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华文明起源、文明起源理论、中外古代文明比较研究。2007年至2008年,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访学。2011年至2012年,为卢斯基金访问学者,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任秘书组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综合研究”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玛雅文明中心——科潘遗址考古及中美洲文明研究”负责人。

本书首先对辽西地区史前社会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描述,以高等级宗教中心、大型仪式建筑和高等级墓葬及精美玉器闻名的红山文化的兴衰是全书的核心。在研究方法上,将西方关于复杂社会和文明起源的理论与中国资料相结合,涉及家户、社区和区域三级聚落分析,墓葬分析,社会上层领导策略分析,包括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社会上层交流网的建立和宴饮活动、仪式活动。基本结论是该地区自兴隆洼文化时期开始就形成了重视仪式活动的传统,红山文化继承此传统并发扬光大,选择了一条“超自然取向”强烈的社会复杂化道路。本书的真正野心是通过对辽西地区的个案研究对中国史前研究中的三个“怪圈”提出挑战,力图表明由探讨各地区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入手,才能对中华文明的形成这一宏大过程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这是个人目前读过的中文考古学专题研究中最好的一本。全书行文精炼,思路明晰,阐释有力,对考古学经典理论和诠释工具信手拈来。最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深入浅出,对理论的讨论与运用都做了精当的说明,拿捏到位,稍有基本知识的读者都能读懂,亦是公共考古的标杆写作。要说稍有不足的地方,也许是囿于材料,本书对赵宝沟文化向红山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爆发性增长过程的动因未做详细的讨论,此外个人对作者关于红山与凌家滩之间直接交流的假说仍持怀疑态度。

评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红山可利用的材料太少,注定写不出什么系统的东西。 这是西方人类学体制下的博士论文,不能按中国传统搞器型,只好提出了些人类学背景的宏大命题,但红山文化真不足以验证这些问题。 如果当初索性想通了,不局限于红山,拉开到整个新石器后期,倒有可能别开一番生面,那就是《史前的现代化》的写法了

评分

##本文主要是对辽西地区史前社会独特的文明化进程的个案研究,全文通俗易懂,逻辑清晰,并不都是资料简单的罗列和堆积,而是基于已有材料,尽可能地进行客观的分析。文中的一个闪光点还在于能综合运用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民族学历史学的结合,以及在分析墓葬和房址的时候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Cartalinx和分析软件(Arcuier进行量化分析,用数据证明结论,很赞。同时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观点,通过对辽西个案的研究,认为目前的考古研究除了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前两个怪圈外,还存在第三个怪圈"即对史前中国各文化区发展道路独特性的忽视",全文梳理辽西史前的发展,也正是为了证明此观点。

评分

##借鉴西方文明起源和社会复杂化的相关理论,对红山文化为核心的辽西地区进行深入分析,在整体—区域相互变化、相互关照的视角下,观察整个辽西地区的发展历程,进而为打破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第三个怪圈”——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思想的束缚作出努力。

评分

##质朴天然,静谧虔诚,辽西史前社会的漫漫长路。“走出第三个怪圈”的讲法非常有见识,也很敢说。与其一心“服务”于什么中华民族大一统,从遗迹中探求先民朴素的发展轨迹,或许更值得我们多投些目光。“多元一体”,不能只讲“一体”啊。书的主体内容对理论的阐述和材料的解释,力度把握得都很优秀,用了不少新理论新方法,虽然有些因为材料不够,显得有点奇怪。另外很值得说的是,本书可读性也很好,作者描绘出的那幅红山盛期图景,令人着迷:访客从西行进,入牛河梁,览遍静穆庄严的仪式长廊;行者向南跋涉,访凌家滩,谈论水泽南国的天圆地方。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