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1947年齣生於長沙,曾在新疆工作,先後任教於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現居江南某鎮,潛心寫作32捲“中華史”。
主要作品:
《易中天中華史》
《品三國》
易中天品讀中國係列(全6冊):《閑話中國人》《品人錄》《大話方言》《讀城記》《中國的男人和女人》《中國人的智慧 》
《帝國的惆悵》
《帝國的終結》
《費城風雲》
《先秦諸子》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中國人的智慧》是一個大題目。它的內容,當然不限於本書所言。本書以易懂的語言,闡釋周易的啓示、中庸的原則、兵傢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晉的風度、禪宗的境界,基本包含中國原典精髓。看完本書,中國智慧的精華也便算走馬觀花地瀏覽瞭一遍。
##《周易》誕生於“軸心時代”,即公元前800年至200年。世界上幾個主要文明的偉大精神領袖與導師都不約而同地齣現於這個時代。其中包括印度的釋迦牟尼,以色列的猶太先知,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還有中國的孔子、老子等等。《周易》最重要的地方在...
評分 評分 評分##有些新的看法,可以讀讀,戲說戲聽吧。
評分##是值得反復閱讀的書
評分好看 孔子主張的是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的,後人把他聖人化,所以那些主張離人性越來越遠,中庸本身是有原則的; 戰爭的首要原則是成本核算,對弈的原則是自己不犯錯,然後纔是抓住對方的錯誤; 人性的可愛在於真實,真實是自我; 禪宗講得最精彩,成佛是破執,不崇拜不迷信,相信自己,卻又不在乎。 隻要不執著,什麼可以說,什麼都可以做,智慧的獲得,在於自我。
評分##少年一段風流事,隻許佳人獨自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