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L.夏伊勒(1904-1993)美國著名曆史學傢,齣生於芝加哥,畢業於艾奧瓦的Coe學院並獲名譽文學博士學位。曾供職於《芝加哥論壇報》、紐約《先驅論壇報》(巴黎版)、環球通訊社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等媒體。他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擔任戰地記者期間,報道瞭許多有關納粹德國從柏林興起到滅亡的經過。他的主要著作還有《第三帝國的興亡》(1959年)、《第三共和國的崩潰》(1969年)等。
本書是《第三帝國的興亡》作者夏伊勒1934一1941年間作為駐德國記者,在納粹德國耳聞目睹的原生記錄;是一部痛惜野蠻戰勝文明的有溫度的曆史記錄。
《柏林日記》堪稱《第三帝國的興亡》的前傳,後者有大段內容直接引自前者。《柏林日記》有非常豐富的一手資料作為支撐。夏伊勒以一個記者的職業素養描述瞭自己親身經曆過的協和廣場暴亂、德奧閤並、捷剋斯洛伐剋被瓜分以及納粹帝國政治生活的方方麵麵。另外,書中還記錄瞭涉及波蘭戰役、蘇芬戰爭、挪威戰役、西綫戰役和英吉利空戰等事件的大量珍貴史料。夏伊勒作為一位記者,還對二戰初期戰事進展進行瞭詳細的記錄。盡管他並非軍事專傢,但在戰略問題上卻頗有見地,其敏感性和預見性往往令人拍案叫絕,對於研究二戰史極具藉鑒意義。
本書1941年7月在美國推齣後立即成為最暢銷大眾類圖書。至今仍在世界長銷不衰,是夏伊勒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高中階段。
評分##雖說會帶有主觀偏見或被操縱的可能性,筆者留下的這本二戰爆發前後的前綫日記還是很珍貴的。相較於曆史書等後來者,這本書所透露的細節更鮮活也更豐富,閱讀時很有代入感。筆者對於軍事和政治戰略的揣摩和預判挺讓人佩服的,很精彩。 如果說,哪一個美國人離二戰最近,那一定是威廉·夏伊勒——二戰時駐柏林記者。而這部《柏林日記》就是在納粹德國的中心寫就的,開篇於希特勒被納粹黨人捧上元首颱,戛然而止於納粹德國進攻俄國之前,因為此時威廉·夏伊勒已經因納粹的新聞審查和間諜係統而迫於無奈離開柏林。...
評分 評分##《柏林日記》的作者威廉夏伊勒是美國駐德國記者,記錄瞭作者1934年到1940年底在德國的見聞,主要是對二戰爆發過程中德國政治和社會的觀察和作者的感受分析。讀過之後,發現本書相當於將以前在教科書學到的簡略幾句話放大,對二戰爆發的感受更加鮮活立體。 德國為什麼會成為二戰...
評分##很明顯算作《第三帝國》的前傳,故事戛然而止由於。當時看瞭一點點沒有看完就沒有看瞭,又是拿這個短篇練練手。 作者威廉·勞倫斯·夏勒(英語:William Lawrence Shirer,1904年2月23日- 1993年12月28日)是一位美國作傢、戰地記者和曆史學傢,曾為《芝加哥論壇報》、《國際新...
評分##太過瑣碎。如果是深知德國曆史的人讀那還好一點。如果對德國曆史一無所知。讀起來真的有點無趣
評分##塔勒布講對他哲學思想形成影響最大的一本書,並不是某位哲學傢的著作,而是記者夏伊勒寫的《柏林日記:二戰駐德國記者見聞(1934-1941)》。 在讀這本書之前,塔勒布已經讀過“黑格爾、馬剋思、湯因比、阿隆和費希特關於曆史哲學及曆史特性的著作”,這些著作都基於一種“事後...
評分##對二戰,對這場人類曆史上的悲劇,現在,從一個普通的記者的角度窺視。 近距離的看戰爭中瘋狂的領袖,一而再的謊言,麻木的或者說愚昧的人民,曆史,好像就是這麼樣重復著。
評分##《第三帝國的興亡》作者的日記,二戰之前及戰爭前期,他恰好是駐柏林記者,他記錄下當時德國的情形,有很多豐富的一手資料。但因是作者的日記,而非記者的觀察,書中有著太多作者個人的愛憎與情緒,對一些事情的判斷也有失理性,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反而不如他所寫的《興亡》一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