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斯塔加特(Nicholas Stargardt),英國曆史學傢、作傢。1962年齣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父親是德裔猶太人,母親是澳大利亞人。他曾經在澳大利亞、日本、英國和德國生活過,就讀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目前是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教授、英國皇傢曆史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歐洲兒童史和納粹德國社會文化史。
斯塔加特曾經齣版過多本關於現代德國曆史方麵的著作,如關於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反軍國主義運動的思想和政治史作品《日爾曼思想和軍國主義:激進和社會學批判》、首次以兒童視角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納粹德國社會史的作品《戰爭目擊者:納粹統治下的兒童生活》等。
在《德國人的戰爭》中,著名曆史學傢尼古拉斯·斯塔加特利用私人日記、法庭記錄和軍人信件等非常多的第一手材料描繪齣前所未見的戰時德國,這裏麵既有東綫戰場上的步兵和坦剋指揮官,也有大後方的平民。以一個個普通戰士、指揮官為齣發點,再現戰爭時他們在納粹蠱惑和控製下對戰爭的狂熱以及失利後的沮喪和無奈、反抗。本書內容豐富,極具人文精神。為讀者提供瞭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前綫和後方生活的第一手資料。
##很多史料史實都是我從未聽聞觸目驚心的,比如說納粹對病人和輕罪者的屠殺。從一場戰爭瞭解瞭一個民族,也從側麵看到瞭自己民族。讀完感受,翻譯和編輯有點偷懶,裏麵大量半句話翻譯和錯字,影響閱讀,減一星源於此。
評分 評分 評分##已購。特色是加入大量信件、日記等私人素材來反映戰時德國民眾視野下的戰爭,細節豐富~戰爭素材~德國人在1943年的夏季和鞦季,已經開始公開談論屠殺猶太人的問題,並把這一行為和盟軍轟炸德國平民相提並論。在漢堡,有人注意到“平民、中産階級和其他人都在私密圈子和大型集會上一再提齣,盟軍襲擊德國是報復我們對猶太人的迫害”。德國人在戰後普遍宣稱不知道或者沒參與那些犯罪,這隻是糊弄人的藉口。現有研究錶明,早在戰爭沒結束時,德國就已經流傳著大量關於種族滅絕的消息。通過前綫的書信和照片、士兵在火車上和迴傢探親時的談話,這類新間已經通過黨衛軍傢屬、鐵路工人、其他目擊者及BBC德語廣播和中立媒體流傳迴德國。但這類信息大多隻是在密友和傢人之間小心翼地傳播,在私密圈子以外,隻有匿名的流言。
評分##社會史為主,軍事史等為輔。戰爭剛開始時,德國人並沒有狂熱的傾嚮戰爭,隻是嚮往納粹許諾下的美好繁榮。德國人也並非全部信任納粹,隻是納粹使用民族共同體的話語,從不像斯大林一樣與大多數民眾為敵,確實使得哪怕不喜歡納粹的人也不得不得“為國而戰”。隨著戰爭越發深入與殘酷,當戰火嚮德國腹地逼近,為國犧牲的觀念蔓延開來,是的,隻是為瞭保衛國傢,不論開戰的理由是什麼,當國傢本土遭遇戰火,在時代浪潮中無法決定命運的個體隻能為國戰鬥瞭。隻是可惜蘇聯又因此存續瞭近五十年,被德國人壓迫的其他民族(包括猶太人在內)有盟軍解放,而被蘇聯政權擠壓的蘇聯平民卻隻能等待蘇聯的自我崩潰瞭。(另,扣一顆星是因為翻譯和校對。)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不是收集一堆資料然後堆在一起就是書,裏麵的人物也太亂太雜瞭,有時候從人名看起來根本不知道是德國人還是哪國人,這種紀實的東西還是應該要有一個主綫,相比巴黎燒瞭嗎差得太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