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斯塔加特(Nicholas Stargardt),英国历史学家、作家。196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父亲是德裔犹太人,母亲是澳大利亚人。他曾经在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和德国生活过,就读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目前是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欧洲儿童史和纳粹德国社会文化史。
斯塔加特曾经出版过多本关于现代德国历史方面的著作,如关于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反军国主义运动的思想和政治史作品《日尔曼思想和军国主义:激进和社会学批判》、首次以儿童视角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纳粹德国社会史的作品《战争目击者:纳粹统治下的儿童生活》等。
在《德国人的战争》中,著名历史学家尼古拉斯·斯塔加特利用私人日记、法庭记录和军人信件等非常多的第一手材料描绘出前所未见的战时德国,这里面既有东线战场上的步兵和坦克指挥官,也有大后方的平民。以一个个普通战士、指挥官为出发点,再现战争时他们在纳粹蛊惑和控制下对战争的狂热以及失利后的沮丧和无奈、反抗。本书内容丰富,极具人文精神。为读者提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前线和后方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7/10/17/%e5%be%b7%e5%9b%bd%e4%ba%ba%e7%9a%84%e6%88%98%e4%ba%89%ef%bc%9a%e4%b8%80%e5%8f%a5%e8%af%9d%e4%b9%a6%e8%af%84/
评分##很多史料史实都是我从未听闻触目惊心的,比如说纳粹对病人和轻罪者的屠杀。从一场战争了解了一个民族,也从侧面看到了自己民族。读完感受,翻译和编辑有点偷懒,里面大量半句话翻译和错字,影响阅读,减一星源于此。
评分##社会史为主,军事史等为辅。战争刚开始时,德国人并没有狂热的倾向战争,只是向往纳粹许诺下的美好繁荣。德国人也并非全部信任纳粹,只是纳粹使用民族共同体的话语,从不像斯大林一样与大多数民众为敌,确实使得哪怕不喜欢纳粹的人也不得不得“为国而战”。随着战争越发深入与残酷,当战火向德国腹地逼近,为国牺牲的观念蔓延开来,是的,只是为了保卫国家,不论开战的理由是什么,当国家本土遭遇战火,在时代浪潮中无法决定命运的个体只能为国战斗了。只是可惜苏联又因此存续了近五十年,被德国人压迫的其他民族(包括犹太人在内)有盟军解放,而被苏联政权挤压的苏联平民却只能等待苏联的自我崩溃了。(另,扣一颗星是因为翻译和校对。)
评分 评分##我就想知道啥是胡子说的最后的秘密武器:v2还是Me-262,还是纸面上的太阳跑,如果可以,别整没用的,大哥你们临界质量都搞不对:不尊重物理学先贤,就不配获得物理学的果实。
评分 评分##微观历史研究,很有意思。
评分 评分##我们该怎么理解历史?我们该从哪方面了解历史? 出于简化历史更容易被理解的需要,我们对于某段历史时期的认知更多是来源于有代表性的大事件,比如著名战役、大人物的所作所为、国家机器是如何运转等等。就拿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很多人都对二战的著名战役如数家珍,也都了解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