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尼·斯坦伯格,现籍美国,1925年5月25日出生于波兰拉多姆犹太贫民区。童年时期曾在奥斯维辛、达豪和韦兴根多个德国犹太集中营中生活并幸存。
作者移居美国后,很长时间未从集中营记忆中解脱出来。著写此书,完成了他在重获自由之后许下的心愿,即向世人揭露那段悲惨的犹太人历史,并希望人们铭记幸存者遭受的苦难。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是一部非常感人的自传。作者在德国和波兰的纳粹集中营中渡过了他的少年时期,数以百万计的同胞死亡了,他奇迹般幸存了下来。这是他的故事。
1925年,作者生于(波兰)拉多姆的犹太贫民区,1939年9月纳粹入侵,噩梦就开始了。这个城市的波兰人民只能逃亡,遭遇饥饿、折磨、性暴力。本书是一位前后经历辗转四个纳粹集中营,侥幸活下的少年直白而感人的记录。
遭受折磨、忍饥挨饿的同时,有两个问题挥之不去,深深刺痛着作者:“为什么是犹太人被屠杀?世界怎么会放任他们不管?”时至今日,这两个问题仍然很难回答。作者的弟弟斯坦利在去集中营的路上跳下了牛车,而他妈妈和另一个弟弟在车上死去了。在饥饿、寒冷中干着体力活,家人同在集中营中却不敢相认。在一段非人的生活后,他和哥哥、父亲奇迹般地活了下来。1945年4月,美国人抵达时,作者看起来和活着的骷髅没什么区别,肋骨断了几处,患着严重肺病,穿的就只是脏兮兮的破毯子。
完成这本自传,是作者在重获自由第一天时对自己的承诺。出版这本大屠杀回忆录,他想让世界铭记,永远不要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什么。本书叙事质朴、真实。
强烈控诉直接简单直指人心,本故事通过老人的视角讲述,他迫使自己释放出多年的痛苦,这是对人类冷酷的记录,也是对爱和希望的力量的一份见证。
##6年的集中营生活,回忆都是很痛苦的吧。
评分 评分 评分##后劲儿太大……
评分##几次不忍卒读,人性之恶,作何解释?
评分##从纪实的角度我很喜欢这本书前两部分的内容,作者自己在集中营内饱受磨难的岁月令人感慨。第三部分被营救后对美国的感恩我也可以理解。 但看到作者最后参军参加了朝鲜战争,我就忍不住要打一星了。 去年在电影院看长津湖时,我一直忍不住在哭,痛心且揪心,害怕且愤怒,那是我们国家成立初期经历的浩大磨难,我很难把在集中营遭受虐待后仍能对德国民众投去同情目光的作者,与朝鲜战争上从空中向低处俯冲扫射的美国大兵的影像重合。这和一开始期待和平,憧憬自由的人设太不相符了。
评分##不管是看完本书 还是看了《辛德勒的名单》还是关于我们自己的“南京大屠杀” 我也很想问一句“为什么?” 种族屠杀——大概也算人类迷惑行为之一了吧。p.s. 回忆录谈什么文笔,真实就够了(当然 有文笔最好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