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获得的荣誉有:功勋团成员(OM),高级英帝国勋爵士(CBE),英国学术院院士(FBA),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6年进入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任教职,并从1959年起,担任伦敦大学古典传统历史教授及院长,直至1976年退休。他于1972年受封爵士,并于1988年受封勋章。他有许多享誉世界的奖项及荣誉,其中包括:歌德奖(1994年)和维也纳金质奖章(1994年)。他的主要著作有《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1960年),《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1979年),以及10部论文及评论集,均由费顿出版社出版。他于2001年在伦敦去世前,完成了人们期待已久和广为关注的最后一部著作:《偏爱原始性》,出版后获得巨大赞誉。
范景中,1951年生,天津人。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导师卢鸿基先生。曾任《美术译丛》《新美术》主编。著有《附庸风雅与艺术欣赏》《藏书铭印记》《中华竹韵》;编有《柳如是集》(与周小英合纂);主编《美术史的形状》《波普尔哲学著作集》《贡布里希文集》(与杨思梁合作)。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
杨成凯,笔名林夕,1941年生,山东招远市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获硕士学位。198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至研究员。学术活动范围广泛,在语言学理论、汉语语法、文学艺术、目录版本、古籍整理等领域都有著作发表。尤为倾心于中国古文献整理和研究,现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汉语语法理论研究》《人间词话门外谈》等。其他著作见有关专业刊物。
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出版50多年来一直是全球性的畅销书,是最完美的艺术史入门读物。他的文笔优美,叙事流畅,把从早期的洞窟壁画到20世纪的现代艺术写成了一部清晰而富有独创性的杰作。
此书如今已是第16版,译成的语言超过30种,有精装本、平装本和袖珍本的不同装帧形式,销售超过800万册。
这部由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史家写就的经典著作, 此次以豪华的书匣布面精装本形式面市,是为收藏家、学生和艺术爱好者等准备的完美礼物,是对理想的珍视和保存,激励着未来艺术领域的新来者。
##阅读完后最明确的感受: 1. 艺术鉴赏力与我们的世界观。艺术作品的优劣并不等于我们的个人喜好,欣赏艺术作品需要欣赏其中的闪光点。我们看待他人(尤其是小孩)和世间万物,是否也应如此?艺术鉴赏力的获得需要付出卓绝的努力,欣赏他人和世界的达观眼光,又该如何培养?我开...
评分##从文艺复兴开始,简单的做了点笔记。 作者认为:“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所以全书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基本是从单个艺术家来分析他们的作画信念和特点。我简单的笔记也是到了记载十九世纪的画家开始才用一点点文字概括了这个画家的特点或是信念。然后作者也...
评分读艺术史如走马灯,如若只是一幅幅经典、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奇闻异事,则读后心头只如流水拂过,了无痕迹,基本上没什么印象了。但是这本《艺术的故事》则不是如此,当我合上书页,细细回想,一条模模糊糊的艺术发展主线隐隐在脑中蜿蜒起伏,艺术家的故事反倒没有记住几个——本...
评分##比较了李春的《西方美术史》教程和德比奇等人著的《西方艺术史》,就是贡布里希给我的收获最大。也难怪会有出到十六版,要不是他在1995年过世,我们还会看到他最新的补记呢。 李春的是典型美院式的教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一分析了艺术流派和艺术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27 P56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