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民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现代艺术和文学。著有《罗兰·巴特》《福柯的界线》《尼采与身体》等。
宋晓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著有《女性书写和欲望的场域》等。
20世纪80年代,一批追逐主体哲学的中国艺术家划破时代的长空,开创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新纪元,迈出了中国艺术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本书作者以广阔的研究视野选取了这一时期极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脉络清晰地阐述了中国前卫艺术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宏观过程,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将同一时期的不同哲学、观念的代表作品进行透彻地分析研究,深入浅出,哲思绵绵。
##三星半。非常好读的一本书,但优点缺点都挺明显,优点是选取的时间段(85新潮前后)、艺术家和作品都很有代表性,脉络鲜明,而且对比得角度很巧妙,过渡自然,读起来是引人入胜的;缺点是作者的语言我非常不喜欢,第一是“个人意识”太强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论断式”的描述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比如“艺术家就是怎样怎样的一群人”,第二是作者真得太啰嗦了,一个观点翻来覆去,开头点名了中间又说,完了结尾还来个总结,真得没必要。
评分##蔑视与反叛。80年代那帮年轻人真有意思。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