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峻(1909-1992):中華書局編審,湖南長沙人。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曾任馮玉祥研究室成員、中山大學講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湖南《民主報》社社長,湖南省政協秘書處處長,湖南省統戰部辦公室主任,北京大學、蘭州大學副教授,中華書局編審。中國語言學會理事。著有《文言虛詞》(中華書局1965年)、《文言語法》(中華書局1963年)、《列子集釋》(中華書局1979年)、《孟子譯注》(中華書局1962年)、《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62年)、《春秋左傳論》(中華書局1981年)、《春秋左傳詞典》(中華書局1985年)、《楊伯峻治學論稿》(嶽麓書社1992年)、《楊伯峻學術論文集》(嶽麓書社1984年)等。
《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是儒家基本经典,影响极大。古往今来,注家众多,其中以今人杨伯峻先生的译注为脍炙人口。
本书是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简体字本)的一个扩充版,增加了原来简体字本没有排而繁体字本有的导言、例言、《孟子词典》等,使读者得见简体字本杨伯峻《孟子译注》的全貌。同时在纸张材料和装帧方式上更考究,具有典藏价值。
##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目的,孟子对我来说,是一部励志的书,真的,不一值这样看他,摘抄或者背诵其中的一些篇,的确是一大乐趣!
评分##孟子是语言的高手,这不比读柏拉图的《理想国》香吗 孟子“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的另外一个深层根本的理由。牵涉到人的事物的时候,这种是非就不是把原理一二三四,静态地陈列出来就解决解答了。你要有一种动态的权衡的考虑,你要考虑因果,你要考虑前后,你要考虑主要跟次要,你要考虑可能带来的直接的结果,还有可能会有的后遗症跟副作用。 这个辩,就是动态地去收集衡量不同的因素,来寻找最适当的答案的过程。如果不辩,就无法呈现道理的动态跟多元的面貌。这个世界太丰富,太复杂了,所以我们不能够用一来涵盖统纳。孟子不要,他也不相信能够找到一条简单的法则,一劳永逸。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偷懒的论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