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对西方文化传统所进行深刻的反思,成为了20世纪以来西方思想诸多流派的主要源头。他的代表作有《肃剧诞生于音乐精神》、《不合时宜的沉思》、《快乐的科学》、《偶像的黄昏》、《朝霞》、《道德的谱系》、《善恶的彼岸》、《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重估一切价值》等。
译者简介:
魏育青,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译有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卡尔•巴特的《罗马书释义》、君特•格拉斯的《剥洋葱》、《母鼠》等书。
黄一蕾,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曾发表论文多篇。
姚轶励,复旦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曾发表论文多篇。
《善恶的彼岸》是《道德的谱系》的姊妹篇,本书由一个序言、九大章节和一个终曲组成,包括哲学论说、格言、短评、诗歌等多种话语风格,牵涉到了西方哲学传统中各个经典问题,比如:什么是自我?什么是知识?为何要求知?什么是宗教的本质?宗教与哲学的关系为何?堪称尼采心目中的未来哲学之宏大序曲。尼采在本作中一如既往地“用锤子从事哲学”,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尤其是“柏拉图主义”进行猛烈敲打,而尼采晚期思想中最重要的“权力意志”,其地位也在本作得到突出,成为帮助破除人们头脑里种种偏见、站在“善恶彼岸”进行真诚思考的关键概念。
文章来源:《现代外国哲学》(总第17辑) 作者:赫尔穆特·海特(Helmut Heit)译者:韩王韦 摘要:尼采确实在寻求一种自然化的哲学方案。但这既不意味着他会不加批判地接受自然主义教义,也不意味着他会在严格意义上使用本体论或方法论的自然主义。为此,本文不仅要探讨“自然...
评分 评分 评分##叔本华更佛陀,尼采则更庄子 【按语:初看起来,《论道德的谱系》似乎仅仅是一种粗狂而缺乏哲学严格性的、文化-人类学-病理学上的描述性诊断,主要追溯了禁欲主义(基督教式的和柏拉图式的)理念的发生学起源:在先的生物-政治意义上的贵族道德被奴隶道德颠覆了;挫折者的权力本能(或意志)的怨恨的内在化...
评分##尼采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变成恶龙。我无意跃过恶龙,只愿,我与恶龙缠斗良久,自己依旧皎洁。 He who fights too long against dragons becomes a dragon himself;and if thou gaze too long into the abyss,the abyss will gaze into thee.
评分 评分##[德]瑞安·舍尔林克/著 陈雅倩/译 韩王韦/校 本文刊登于 《重返“角力”时代:尼采权力意志的道德哲学之重估·伦理学术2》 第122-144页 本文探究了《善恶的彼岸》一书中尼采修辞学的预设以及暗示,展示了在这本书中得到发展的道德批判如何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反思工具,用以反思他...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