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挪威、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波兰、巴西、以色列、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这是余华最新长篇小说《第七天》的开篇,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悬念,一个走向殡仪馆、将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后还能留给读者什么呢?这次余华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故事,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寒冬腊月被囚禁于积年冰川里的寒冷,一种剧烈拉锯式切肤的疼痛和虐心,一种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后无着无落的绝望。
##爆炸、火灾、强拆、车祸、地陷、食品安全、贪腐、袭警……太多的现实哽咽在七天里一笔带过,很多年后这些被极力掩盖掉的事实会在这本书里面像子孙后代呈现吧。人死后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安息,一个是。。死无葬身之地。
评分 评分 评分##爆炸、火灾、强拆、车祸、地陷、食品安全、贪腐、袭警……太多的现实哽咽在七天里一笔带过,很多年后这些被极力掩盖掉的事实会在这本书里面像子孙后代呈现吧。人死后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安息,一个是。。死无葬身之地。
评分 评分##第一时间拿到《第七天》,花三个小时一口气读完。然后像挨了一记重拳,胸口憋闷,欲开口与朋友做些交换下感受时,声音几近哽咽。 她问:“好看吗?比以前那些?” 一时语塞,这或许不是一本能简单用“好看”或者“不好看”来评价的作品—— 客观来说,文字拙朴...
评分##第一时间拿到《第七天》,花三个小时一口气读完。然后像挨了一记重拳,胸口憋闷,欲开口与朋友做些交换下感受时,声音几近哽咽。 她问:“好看吗?比以前那些?” 一时语塞,这或许不是一本能简单用“好看”或者“不好看”来评价的作品—— 客观来说,文字拙朴...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