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8–39/1941) ,副标题是“三十年战争纪事”, 时代背景就是17世纪德国三十年战争。安娜·菲尔琳,号称“大胆妈妈”,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哑女,拉货车随军叫卖,把战争视为谋生的依靠,发财的来源。一个士兵望着她的货车预言:“谁要想靠战争过活,就得向它交出些什么。”这个把生活希望完全寄托于战争的女人,最终落得家破人亡。这是一个在战争中为谋生不怕冒险,不计后果的女人的悲剧。 “大胆妈妈”称呼,来源于德国17世纪小说家格里美尔豪森的流浪汉小说《女骗子和女流浪者库拉舍》。“库拉舍”(Courage)这个词在巴罗克时代的含义是女人勾引男人的“心计”,在布莱希特笔下,则是小人物为了生存而必备的“勇气”。
##“和平爆发了!” 【还以为布莱希特的剧会是纯客观叙事性史诗剧,没想到也是有抒情唱段的~
评分##可怜的母亲
评分##Мамаша Кураж и ее дети。 布莱希特没有让我失望过啊。大胆妈妈真的不是所谓想靠战争过活的泼辣女人,她是一个困境中独立自强勇敢孤独女性和母亲啊~~所谓“这个把生活希望完全寄托于战争的女人”,她还能寄托于什么?她可不是专门讨男人欢喜的人啊~~~她的一曲《大投降之歌》真是让某些人踉跄心颤,让某些人拍手称快啊,然而她自己不伸冤不叫屈,也不用头去碰墙壁,只学那屋顶的八哥鸟,叫他过几年再瞧。 可是再掩卷,我们是不是该想想,大胆妈妈是怎么变成大胆妈妈的呢?……失去所有孩子的大胆妈妈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战争只为将军的葬礼赋予历史意义,对大胆妈妈而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是女儿的眼睛上边挨了他们的打。
评分##剧本还是能一窥布莱希特的风格的,很像一个脱离任何时代的寓言,很多的警醒世人的句子,期待马上要看的俄罗斯剧院演出的,但是德国人导演的大胆妈妈。
评分##生命总会为自己找到出路,战争也总会为自己找到出路。所谓出路,就是以一部分生命为代价,成全另一部分生命。生命和战争本身,在这样的置换和消耗里持久循环,直到走向战场的生命消失了,就再也没有了路
评分##最有理由痛恨战争的人最盼着战争不要结束
评分##可怜的母亲
评分##读过的第一本以三十年战争为背景的书(说来惭愧华伦斯坦、痴儿西木都还没看过)。布莱希特在颠倒价值观方面绝对是大师:比如战争好过和平,金钱重于信仰。一切只为苟活于乱世,一心为己尚难活命,坚守原则(老实的次子)和胸怀博爱(哑巴女儿)的人简直就是异类了。另外:大胆妈妈简直就是女版周星星。
评分##Мамаша Кураж и ее дети。 布莱希特没有让我失望过啊。大胆妈妈真的不是所谓想靠战争过活的泼辣女人,她是一个困境中独立自强勇敢孤独女性和母亲啊~~所谓“这个把生活希望完全寄托于战争的女人”,她还能寄托于什么?她可不是专门讨男人欢喜的人啊~~~她的一曲《大投降之歌》真是让某些人踉跄心颤,让某些人拍手称快啊,然而她自己不伸冤不叫屈,也不用头去碰墙壁,只学那屋顶的八哥鸟,叫他过几年再瞧。 可是再掩卷,我们是不是该想想,大胆妈妈是怎么变成大胆妈妈的呢?……失去所有孩子的大胆妈妈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战争只为将军的葬礼赋予历史意义,对大胆妈妈而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是女儿的眼睛上边挨了他们的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