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外国法律文库丛书”的一种,此为第二版。
本书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世纪最重要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历经17年的思考而分别于1973年、1976年和1979年发表的最后一部系统性的学术著作。这部重要著作大体上依据“法律、立法与自由 ”这个总标题所关涉的庞大主题而相应地被分成三卷:第一卷为“规则与秩序”,第二卷是“社会正义的幻象”,第三卷则是“自由社会的政治秩序”。哈耶克在这部著作中详尽讨论了法律与立法之间的关系,并阐明了“进化论理性主义”的法治观;他经由法律理论的阐发和建构,最终完成了他从社会理论到自由理论再到法律理论这一宏大的自由主义社会哲学体系。
##十年再版,从装帧到译者无不体现精心打造,初遇时非常惊喜。阅读时间拉的比较长,一是法哲学本来相较于通俗法律读本就不轻松,更何况是哈耶克;二是哈耶克的理论阐述和论证设计非常繁复但绚烂,字字句句都有不容错过的精彩。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本都是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哈耶克在这套书中也是极大限度地融合了法学与经济学来讲社会问题,也大谈自由主义的历史和原则,最终完成了这部从社会理论到自由理论再到法律理论再回到社会理论的循环而宏达的自由主义社会哲学体系。
评分##这套书能解释世界,能塑造世界,是每一个渴望自由人类的行动指南,也许是人类世界的正确答案,伟大的杰作
评分##这套书能解释世界,能塑造世界,是每一个渴望自由人类的行动指南,也许是人类世界的正确答案,伟大的杰作
评分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就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而言,不管在哪个国家中,哪儿没有法律,哪儿就没有自由。自由使我们免于他人的强制和暴力,而这在没有法律的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评分##哈耶克献给皮诺切特的大作,常读常新,1977在与皮诺切特的二十分钟的会见中,哈耶克讨论了无限民主的弊端以及强有力的领导的必要性
评分##私法是自生自发秩序在法律界的化身,是公法事实上与逻辑上存在的前提与基础。 法国大革命证明了组织规则的所谓刚性是何等可笑,绝对多数唾手可得,政体改废易如反掌,惟有貌似柔性的自发秩序冷眼旁观,从不出声却也从不缺席。 私法万岁!
评分##书是好书!!! 可惜这种没有塑膜的封面颜色特容易被磨损掉。 装帧用纸亦觉得还过得去。 我个人倾向封面应当过塑膜的那种。
评分##其实应该是读不下去了..可惜豆瓣时至今日都没出
评分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就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而言,不管在哪个国家中,哪儿没有法律,哪儿就没有自由。自由使我们免于他人的强制和暴力,而这在没有法律的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