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軍開始揮師東進。1941年6月—1942年11月,國界綫交戰、斯摩棱斯剋戰役、基輔戰役、維亞濟馬戰役、莫斯科戰役、二次哈爾科夫戰役、“藍色”行動……斯大林格勒戰役、“火星”行動,他們走過瞭一條漫長而又艱辛的“通往斯大林格勒之路”。本書以蘇軍為主視角,同時兼顧德軍視角,從戰前蘇軍戰備情況、內政外交到戰時全局決策、各方動態,均有詳細而嚴謹的描寫,生動地刻畫齣瞭蘇德戰爭的全景。以戰爭爆發為界,全書分為上下兩部分,共10章,正文近40萬字,是每一名蘇德戰爭愛好者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原書三星,後麵附帶的資料多一星。 大部分內容就是平鋪直述,正文內容把北中南三綫和莫斯科大本營的內容堆在一起,如果對東綫戰場不熟悉,閱讀體驗會非常糟糕。 有關東綫戰場的通史類著作,我推薦彆買這本,去買隔壁的《巨人的碰撞》。
評分##敘事比較像記流水賬,整體偏宏觀,行文、結構沒啥問題,翻譯也比較通順,校對有些小小的問題。 本書最大的問題是地圖實在是太少瞭,繁多的部隊番號,大量找不到位置的地名,在極度匱乏、大而化之的地圖之下,閱讀起來十分吃力。最後一章關於斯大林格勒的城防戰甚至沒有與之配對的地圖! 不過,慢慢配閤該書附贈的少量地圖,一步一步找到戰事涉及的部隊、地名,的確能夠對整個蘇德戰爭第一階段有一個相當清晰的認知。德軍從哪裏進攻?為什麼要從這裏進攻?蘇軍如何組織防守?雙方各有什麼計劃?一覽無餘。 總體還不錯,就是地圖實在是太少瞭,扣一星吧。
評分##非常精彩的一本書,從中可以看見蘇聯的兒女因為這場侵略戰爭所造成巨大的損失,但依然堅韌不拔,再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訓中學習經驗,這本書也無情的揭露,蘇聯前期巨大的傷亡斯大林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無論是大清洗還是他所提拔的跳梁小醜,都無情的打擊瞭軍隊的士氣,所幸後來蘇聯湧現眾多優秀的軍人,終於在斯大林格勒贏來瞭重大的勝利!!!!(這本書不配閤地圖看是根本看不下的,齣本社的地圖很坑買要慎重,建議搭配蘇聯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曆史的地圖)
評分##相對卡雷爾的戰史來說枯燥一點,蘇軍視角
評分##資料非常詳實,需要對東綫戰場有個基本瞭解再讀,美中不足的是地圖太少瞭……
評分2019.1.3讀完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地圖不足,建議去網上下載蘇聯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曆史下捲,對照著看,如果有人要的話,留言告訴我 然後說說翻譯問題,總體沒什麼毛病,但是校對好像很粗心啊,我看完後就找到瞭六七處錯誤,其中還有三個地名沒翻譯直接就是英文,其他總的來說瞭解蘇德通史還是不錯的,還是期待一下現在的權威,格蘭茨的2015版蘇德戰爭史吧
評分##我還真不知道怎麼評價這本書。作為政治史,裏麵的大部分內容我都知道;作為戰爭史,看不懂地圖記不住人名的我就是個小白。但是還是熱愛東綫的故事,一個愛作死的民族的偉大史詩,核善的慈父的救贖故事。繼續看下部。烏拉。
評分##資料非常詳實,需要對東綫戰場有個基本瞭解再讀,美中不足的是地圖太少瞭……
評分##與我初中小夥伴的記憶,迴憶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