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军开始挥师东进。1941年6月—1942年11月,国界线交战、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战役、维亚济马战役、莫斯科战役、二次哈尔科夫战役、“蓝色”行动……斯大林格勒战役、“火星”行动,他们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通往斯大林格勒之路”。本书以苏军为主视角,同时兼顾德军视角,从战前苏军战备情况、内政外交到战时全局决策、各方动态,均有详细而严谨的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苏德战争的全景。以战争爆发为界,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共10章,正文近40万字,是每一名苏德战争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觉得自己就是崔可夫,指挥各路人马,保卫红十月,保卫拖拉机厂。
评分##原书三星,后面附带的资料多一星。 大部分内容就是平铺直述,正文内容把北中南三线和莫斯科大本营的内容堆在一起,如果对东线战场不熟悉,阅读体验会非常糟糕。 有关东线战场的通史类著作,我推荐别买这本,去买隔壁的《巨人的碰撞》。
评分##的确,地图太少了。
评分##非常精彩的一本书,从中可以看见苏联的儿女因为这场侵略战争所造成巨大的损失,但依然坚韧不拔,再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中学习经验,这本书也无情的揭露,苏联前期巨大的伤亡斯大林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大清洗还是他所提拔的跳梁小丑,都无情的打击了军队的士气,所幸后来苏联涌现众多优秀的军人,终于在斯大林格勒赢来了重大的胜利!!!!(这本书不配合地图看是根本看不下的,出本社的地图很坑买要慎重,建议搭配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的地图)
评分##原书三星,后面附带的资料多一星。 大部分内容就是平铺直述,正文内容把北中南三线和莫斯科大本营的内容堆在一起,如果对东线战场不熟悉,阅读体验会非常糟糕。 有关东线战场的通史类著作,我推荐别买这本,去买隔壁的《巨人的碰撞》。
评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觉得自己就是崔可夫,指挥各路人马,保卫红十月,保卫拖拉机厂。
评分##埃里克森这套书不同于卡雷尔的《东进》、《焦土》,是从苏军的角度描述东线战场。可惜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缺乏《八月炮火》那样的可读性,各种番号、各种阵地、各种苏联名字,看得人昏昏欲睡。
评分##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评价这本书。作为政治史,里面的大部分内容我都知道;作为战争史,看不懂地图记不住人名的我就是个小白。但是还是热爱东线的故事,一个爱作死的民族的伟大史诗,核善的慈父的救赎故事。继续看下部。乌拉。
评分##与我初中小伙伴的记忆,回忆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