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鼓励孩子100招
定价:19.80元
作者:江惜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3000873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善于启发和引导,孩子就会令你刮目相看!
把握每一个赞美他的机会吧!你会发现,因为你对他的支持和鼓励,当他面临困境时,会愿意相信自己有力量可以渡过难关,因为,孩子知道你相信他,他也不想让你失望。
孩子做了一件出乎我们意料的事,我们不需紧张,先询问孩子缘由,了解孩子的想法是否正确。孩子的推理如果正确,那么,我们又何需生气呢?父母若能欣赏孩子的创意,说不定以后孩子会取得令我们惊讶的成绩呢!
内容提要
本书融会了江惜美教授三十多年来的教育和生活经验。针对父母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疑问。本书将寻找问题的症结,答疑解惑,并给家长支出“绝招”。总体看来,这些问题集中在亲子关系、课业学习和身心成长三方面。如果家长能够在本书的指导下,真正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将这些“招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定会发现孩子的表现令您刮目相看!
目录
作者介绍
江惜美。东吴大学文学博士,现任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系教授、台北教育大学教授。曾任教于金华小学、中正高中及台湾师范学院。在近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江老师始终坚持了解学生和鼓励学生是教育的关键。不管在中学还是大学,她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广受学生的欢迎,还多次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想着育儿书都差不多。但是,读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这本书真的太实在了,每一页都充满了干货,而且不是那种生硬的理论,而是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和建议。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鼓励”的定义。以前我总觉得,夸奖孩子就是鼓励,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鼓励,是看见孩子的努力,肯定他们的过程,而不是仅仅评价结果。比如,当孩子画了一幅画,我以前会说“画得真好!”现在我学会了说“你用了这么多颜色,看起来很有活力!”或者“我看到你特别认真地在画鼻子,花了好多心思!”这种细节的肯定,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也更愿意继续尝试。而且,这本书并没有把孩子的成长过程描绘得过于理想化,它也很坦诚地提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以及家长可能遇到的困惑。它不是那种“鸡汤”式的鼓励,而是给了家长一套可以实际操作的工具箱。我特别受益于书中关于“情绪安抚”的部分。当孩子发脾气或者哭闹的时候,我以前总是手足无措,现在我学会了先冷静下来,然后用书里教的方法,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再温和地引导。这种方法的改变,不仅让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也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失控”的家长,而是更有掌控感。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温和地指引着我,如何更好地与我的孩子相处。它没有那些高深的理论,也没有空洞的口号,而是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分享着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育儿智慧。我一直很困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何才能既保护他们的童真,又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解答。它强调了“过程重于结果”的教育理念,让我不再过于纠结于孩子的分数或者表面的成就,而是更加关注他们是否在享受学习的过程,是否在从中获得乐趣。例如,书中提到,当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反复尝试但没有成功时,家长可以引导他们思考“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这样做才是对的”。这种引导方式,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并从中站起来。更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将家长塑造成无所不知的“完美父母”,而是鼓励家长也要允许自己犯错,也要不断学习和成长。这让我感到非常放松,也觉得育儿这件事,不再是一件充满压力的任务,而是一次充满爱与学习的旅程。书中的许多小故事和案例,都让我感同身受,仿佛看到了自己和孩子的身影,让我觉得这本书是真正懂我的。
评分作为一个曾经在育儿路上摸索了很久的家长,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及时雨。我一直觉得,鼓励孩子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真要实践起来,却常常觉得力不从心。有时候,明明想给孩子积极的反馈,但话到嘴边就变了味,变成了指责或者比较。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方法,不是那种空泛的道理,而是真正能落地的操作指南。比如,我之前总是习惯性地表扬“你真聪明”,但看了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害怕挑战,害怕失败。现在,我更倾向于表扬他们的努力过程,比如“你花了这么多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真的很棒!”或者“你看,你坚持练习了这么久,现在已经能做到了!”这种转变,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看见和被肯定,也让他们更愿意尝试新事物,不怕犯错。还有关于如何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前我总是急于“纠正”孩子的哭闹或者不满,总想着让他们尽快“好起来”。现在我明白,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并给予理解和支持,才是真正帮助他们建立情绪管理能力的关键。书里给出的那些和孩子对话的小技巧,比如“我看到你很难过,是因为……”这样的话术,真的非常实用,让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手足无措。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很亲切,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就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妈妈在聊天,分享她的育儿心得一样,让我倍感放松和信任。
评分我一直认为,养育孩子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最重要的不是一时的成绩,而是长期的引导和陪伴。而这本书,恰恰提供了关于如何进行这种长期、有效引导的绝佳思路。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强调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着眼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书中提出的许多“招数”,看似微小,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智慧。比如,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如何让他们学会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陷入自我怀疑。这需要家长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智慧,而这本书恰好提供了很多实操性的建议,例如通过“复盘”的方式,引导孩子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我尝试过书里关于“共情”的技巧,当我看到孩子因为小事而委屈哭泣时,我不再急于安慰或者转移话题,而是蹲下身,和他们一起感受这份情绪,用“我明白你现在一定很难受”这样的话语,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这个小小的改变,却极大地拉近了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更愿意向我敞开心扉。此外,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做”,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探索,从而真正内化知识,形成自己的判断力。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对育儿类书籍有点敬而远之,觉得很多书都讲得太理论化,离实际生活太远。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个贴心的育儿顾问,把那些看似复杂的大道理,拆解成了一个个简单易行的小妙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界限感”的培养。以前我总觉得,对孩子好就是要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适度的界限反而能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更能学会尊重他人。书里举的例子非常贴切,比如在孩子想要不合理的东西时,如何温和但坚定地拒绝,而不是简单地答应或者发脾气。我尝试了书里的一些方法,比如在孩子提出要求前,先和他们约定好规则,或者在拒绝时,解释清楚原因。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孩子并没有像我担心的那样大哭大闹,反而能理解和接受。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了。以前总觉得孩子不听话,现在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是我的沟通方式有问题。这本书教会我用更积极、更尊重的语言去和孩子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引导。而且,它还提到了很多关于如何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方面,比如让他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活动,或者在他们完成任务后,给予他们自主权。这些方法都非常有创意,也让我看到了孩子身上无限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