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日本軍鑒:從瓜島到衝繩的潰滅之路
定價:59.80元
作者:指文軍鑒工作室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1681311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從瓜島到衝繩,盡管日軍瘋狂的攻擊是美軍的噩夢,但經過太平洋戰爭中後期瓜島、萊特灣、衝繩這幾場決定性的戰役,日本的戰略優勢逐步走嚮劣勢。《日本·軍鑒004:從瓜島到衝繩的潰滅之路》記錄瞭這條日軍的潰滅之路,這段日軍從太平洋戰爭前期的磨刀霍霍到*終窮途末路、倒行逆施的心路曆程。
內容提要
《日本·軍鑒》第四輯主題為“從瓜島到衝繩的潰滅之路”,圍繞這一主題選取瞭四個視點,展現日本軍隊從太平洋戰爭前期的磨刀霍霍到*終窮途末路、倒行逆施的曆程:
《“餓島”軍略:瓜達爾卡納爾補給站》以日本海陸兩軍對瓜島的支援為敘述主綫,重新解讀日軍從死死堅守到*麵撤退、放棄瓜島的史實。
《日美天王山:1944年萊特島戰役的*景展現》根據日美雙方的政治博弈、海陸將帥爭衡、往來電報等細節方麵,為諸多“不解之謎”尋找答案。
《走嚮自滅:舊日本陸軍輕轟炸機隊萊特戰役覆滅記》記錄瞭舊日本陸軍輕轟炸機隊在萊特島戰役中的戰鬥故事及覆滅始末,並對神風特攻隊發起自殺式攻擊背後的原因進行瞭細膩而大膽的推想。
《鋼之雨:衝繩戰》結閤史實對衝繩戰進行瞭多種可能的設想,通過大量生動而細膩的戰場描寫再現瞭日、美雙方這場持續瞭三個多月的殊死搏鬥。
目錄
■目錄
【事件】
“餓島”軍略:瓜達爾卡納爾補給戰
日美天王山:1944年萊特島戰役的全景展現
【人物】
走嚮自滅:舊日本陸軍輕轟炸機隊萊特戰役覆滅記
【記錄】
鋼之雨:衝繩戰
作者介紹
指文軍鑒工作室:由諸多日本史研究者和作傢組成,從事日本軍事、曆史、文化領域的研究、寫作與翻譯工作,闡述文化視點及社會事件背後的精彩故事及曆史淵源,為理性看待曆史和現實問題的高學曆人群提供深度瞭解日本曆史的*一手資料。
潘越:江蘇蘇州人,微博名“快馬濁酒”,《日本·軍鑒》係列主編。日常從事日語翻譯,工作之餘研究日本曆史,偏重於政治、軍事題材。著有《日本軍事崛起之路:幕末至明治時代》、《日本驅逐艦全史》,譯有《明治維新生活史》、《新水滸傳》。
趙愷:生於魚米之鄉,求學於燕趙之地,曆史研究者,現齣版有《軍部當國:近代日本軍國主義冒險史》《軍國凶獸:一口氣讀完的日本戰史》《猛禽崛起:一口氣讀完的美國戰史》《蒼狼逐鹿:濛宋百年戰爭史》《東海博弈:明帝國與日本的三百年戰史》等。
蕭西之水:天涯煮酒寫手,鍾愛文史,日語精湛,對日本戰國及近代曆史皆有深入見解。齣版有《第〇次世界大戰》《地圖上的日本史》《忤逆:穿越血與火的戰國》等。
顧小白:本名顧誌慧,八三年生人,蘇省通州人氏,好文喜史,齣版有《浴血淞滬》《國殤金陵》《一言難盡 1912-1949民國映畫》《南京保衛戰1937》等原創作品。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資料搜集工作無疑是下瞭大功夫的。從一些鮮為人知的日文檔案到幸存者的訪談記錄,內容之翔實,令人嘆為觀止。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史料時非常嚴謹,腳注和注釋部分的內容豐富得可以單獨成冊。這種對史料的尊重和細緻的考證,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說服力。它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野史”,而是建立在堅實證據基礎上的曆史重構。對於我這種對太平洋戰爭史有持續關注的讀者來說,很多細節都是第一次接觸到,特彆是關於後勤補給鏈條斷裂的具體過程,分析得鞭闢入裏,讓人對戰爭的殘酷性有瞭更立體、更微觀的認識。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有衝擊力,那種泛黃的紙張質感和略顯粗糲的排版,一下子就把人帶迴瞭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我特彆喜歡封麵上那種老照片的風格,仿佛能從那張模糊的影像中窺見曆史的沉重。拿在手裏的時候,感覺分量十足,這種厚重感不僅僅是紙張的物理重量,更像是承載瞭無數曆史故事的重量。裝幀的工藝也看得齣來是比較用心打磨過的,書脊的處理得很紮實,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會輕易散架。內頁的字體選擇也挺講究,在保證閱讀舒適度的前提下,透著一股老派的莊重感。坦白說,在如今這個充斥著輕薄、快餐式閱讀的時代,能看到這樣一本用心製作的書籍,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紀念品,提醒著我們曆史的紋理和溫度。
评分說實話,讀完這本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它帶來的震撼,不是那種單純的戰爭場麵帶來的刺激感,而是一種對生命意義的沉思。那些最終未能迴傢的身影,他們的命運被凝固在瞭曆史的捲宗裏,而這本書,就像是為他們重新賦予瞭聲音和血肉。它強迫你直麵曆史的真相,而不是去美化或淡化那些慘痛的教訓。我把它放在床頭,偶爾會隨意翻開其中一頁,那些關於勇氣、關於犧牲、關於徒勞的文字,總能在我浮躁時帶來一種強烈的警醒作用。這是一本真正有力量的書,它讓你在閤上書本的那一刻,對和平有瞭更深層次的敬畏之心。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邏輯性強而不失可讀性。作者似乎深諳敘事節奏的拿捏之道,總能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讓人不得不立刻翻到下一頁去探尋究竟。從早期在南太平洋島嶼上的攻防,到後期逐步被壓縮的防禦圈,每一步都像是精心編排的棋局,每一步的失誤都被清晰地標記齣來。更難得的是,作者在描述軍事部署的同時,從未忘記將政治決策和戰略誤判納入考量。這使得全書的視野非常開闊,不僅是戰術層麵的交鋒,更是大時代背景下,一係列錯誤決策纍積導緻的必然結局。讀完後,不僅瞭解瞭戰事經過,更對那個時代的高層決策有瞭更深的理解。
评分閱讀的體驗簡直就像是坐上瞭一趟時光機,每一次翻頁都伴隨著對那個特殊時期的深入探索。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細膩,他沒有那種宏大敘事的架子,而是選擇瞭一種近乎於口述史的口吻,娓娓道來。這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戰役細節變得鮮活起來,充滿瞭人性的掙紮與光輝。我尤其欣賞他對戰場上普通士兵心理活動的描摹,那種麵對絕境時的迷茫、恐懼、以及偶發的勇氣,都刻畫得入木三分。讀到一些關鍵性的轉摺點時,我甚至能想象齣當時環境的艱苦,空氣中彌漫的血腥味和塵土味仿佛都能穿透紙麵。這絕非那種簡單的“勝利”或“失敗”的記錄,而是一部關於生存、關於信念、關於絕望的深刻剖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