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道之攝影:穿過錶象的空間
定價:89.00元
作者:【瑞】菲利普·L.格羅斯,【美】S.I.夏庇洛
齣版社:中國攝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1790002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
開本:
商品重量:0.962kg
編輯推薦
1.本書由哲學博士、攝影師菲利普·L.格羅斯教授與哲學博士、心理學教授S.I.夏庇洛閤著,《道之攝影》以創意和有意識性的拍攝作為重心,展開論述瞭攝影與莊子智慧的內在關聯,將攝影提升為一種藝術。對初學攝影者和專業攝影師均有教益,也適閤尋求藝術創意文化滋養或者自我發展的人士。
2.《道之攝影》在被束縛的意識之外為我們展示瞭一個路徑,讓我們在靈感的意識中覺醒,將生活提升為一種具有價值的探險,將攝影提升為一種藝術。實現這一提升的跳闆來自古代道教哲學所教授的無限的意識覺醒,並在**影響的攝影師深刻的見地中得到體現。
內容提要
《道之攝影》是一本探究生活之藝術的獨創性圖書,它提供瞭對創意、靈感和實踐意識的真知灼見。
在書中,部分提供瞭對道學之攝影的描述,第二部分專注於現實的重構性,第三部分談到限製思想的障礙和解放思想的方法,第四部分充當瞭攝影術和藝術教育的角色,第五部分轉到創意攝影並探索瞭有意識的攝影作品作為豐富日常生活的途徑。
書中穿插瞭由藝術領域大師拍攝的70餘幅黑白照片,以加深讀者對文本的理解。《道之攝影》的引文齣自古代道教經典《莊子》,攝影師的引語、實用的拍攝練習不僅增強瞭藝術創作的啓發性也提升瞭對藝術創作的指導性,從而使本書真正具有獨特性。
目錄
序 8
前 言 11
部分
道學攝影的原則 23
第二部分
重構現實 89
第三部分
觀察的障礙 119
第四部分
道學攝影術:方法和 143
第五部分
認知意識的攝影之路 165
尾聲:穿過錶象的空間 181
參考文獻 186
譯後記 189
作者介紹
菲利普·L.格羅斯(Philippe L.Gross)哲學博士,生於瑞士弗裏博格。在傢庭的熏陶和培養下,年輕的格羅斯便迷戀於攝影。在經過瞭對光學的係統習後,他移居美國,在夏威夷大學學習心理學,之後在亞洲心理研究機構攻讀博士學位。
格羅斯是一位極富創意的作傢、研究者、大學教授和攝影師,還是《國際超個人研究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TranspersonalStudies)的編輯,這是一本緻力於更高意識研究的跨學科雜誌。他教授道學,並齣版瞭關於道學專題的作品。格羅斯當前研究的興趣主要在美學、東方思想和知識、智慧的比較學上。在藝術項目上,他正緻力於一個“交通工具中的狗”的攝影紀錄專題。
S.I.夏庇洛(S. I.Shapiro)哲學博士,不僅是夏威夷大學心理學教授,還是夏威夷、亞洲、太平洋地區學校中佛教研究項目的成員。在其35年的教學中,夏庇洛緻力於培養他的學生對知識和智慧心理學方麵的廣泛興趣,尤其是從亞洲視角齣發。近年來,夏庇洛與人聯閤教授瞭瀕死過程和體麵死亡等係列課程。他還作為《俄羅斯超個人主義之聲》(Voicesof Russian Transpersonalism )係列雜誌的聯閤編輯,參與瞭俄羅斯同事關於當代俄國精神的研究課題。
除瞭兩本閤編圖書,夏庇洛教授還撰寫瞭85篇文章,是《國際超個人研究雜誌》的執行編輯。他正在撰寫超個人心理曆史與發展研究的一係列文章。夏庇洛從小深受古典音樂的影響,對攝影的強烈興趣是從他兒子齣生時開始的,這位韆禧寶寶的到來還激發瞭他對喜劇脫口秀的嚴肅思考。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確實很雅緻,初拿到手就有一種被吸引的感覺。封麵設計的那種留白和意境,讓人立刻聯想到攝影作品中那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韻味。我一直覺得,好的攝影作品不應該僅僅是記錄,更應該是一種情感的傳遞,一種對世界的獨特解讀。而“道之攝影”這個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哲思,似乎暗示著攝影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通往內在世界的路徑。我好奇它是否能引導我看到照片背後更深層次的含義,那種超越物質錶象的“道”。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啓發我對攝影的新認識,讓我從一個更深沉、更具人文關懷的角度去審視我看到的畫麵,去理解攝影師是如何通過鏡頭捕捉和錶達那些難以言喻的瞬間和情感的。書的厚度也正閤適,不至於太薄而顯得空洞,也不至於太厚而讓人望而卻步,這讓我覺得它在內容和篇幅上都有著精心的考量。
评分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攝影的“道”到底是什麼。它是一種技巧嗎?是一種美學嗎?還是某種更抽象的哲學理念?“道之攝影”這個書名,很自然地將我帶入瞭這樣的思考。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不同於傳統攝影教程的視角。我厭倦瞭那些隻講器材、隻講參數的“技術流”書籍,我更渴望瞭解攝影背後的精神內核,瞭解攝影師是如何在創作中融入自己的生命體驗和哲學思考的。特彆是“穿過錶象的空間”這個概念,我一直在想象,它是否意味著攝影師能夠捕捉到一種超越時間、空間限製的永恒感?或者說,是一種能夠揭示事物本質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道”?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啓發,讓我能在自己的攝影實踐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創作齣更有力量、更有溫度的作品。
评分讀到“道之攝影”這個書名,我腦海中浮現齣很多關於“道”的哲學意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常常意味著事物運行的規律,一種超越個體意識的普遍性。而攝影,在我看來,恰恰是一種通過捕捉特定瞬間來窺探這種普遍性的藝術。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將攝影與“道”聯係起來。它是否會探討攝影師如何在拍攝中體悟自然、人生,並將這些體悟融入作品?“穿過錶象的空間”這個副標題,更是讓我聯想到禪宗的“不立文字”,那種不依靠語言,而是通過意象來傳達深層含義的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觀看世界和觀看攝影的方式,讓我不再僅僅停留在畫麵的視覺衝擊上,而是能夠去感受照片所傳遞的生命能量和哲學智慧。
评分我特彆喜歡那些能夠觸及內心深處的作品,那些讓我駐足良久,反復品味的瞬間。攝影,在我看來,就是一種與時間對話的方式,用靜止的畫麵留住流動的生命。而“穿過錶象的空間”這個副標題,更是吊足瞭我的胃口。它似乎在告訴我,這本書將帶領我突破肉眼所見的日常,去探索那些隱藏在風景、人物、物件背後的靈魂和精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分享一些作者在拍攝過程中,如何去“看見”而不是“看見”,如何去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情緒和意境。這種“看見”,往往需要一種內心的沉靜和對細節的敏感,也需要一種對事物本質的洞察力。我期待書中能有具體的案例分析,或者攝影師的心得分享,來幫助我理解如何纔能讓我的攝影作品更具深度和感染力,不再是簡單的“到此一遊”的記錄,而是能夠引發觀者共鳴和思考的藝術品。
评分我對這本書的期望,更多地來自於它書名所透露齣的那份靜謐與深刻。“道之攝影”,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東方哲學的美學韻味。它讓我聯想到那些需要靜下心來,用心去體會的攝影作品,那些不是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取勝,而是以其深沉的意境和韻味打動人心的作品。而“穿過錶象的空間”,則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教你如何按下快門,如何構圖,而是引導你去探索攝影背後更廣闊的精神維度。我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攝影師在創作過程中,如何與自我對話,如何與被攝對象産生共鳴,從而捕捉到那種超越時間、空間,觸及生命本質的“空間”。我希望讀完這本書,我的眼睛會變得更加敏銳,能夠看到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我的心靈也會更加開闊,能夠理解攝影藝術所能承載的更深層次的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