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东北抗日联军 文献(3) 9787506570718

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东北抗日联军 文献(3) 978750657071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著
图书标签:
  • 抗日战争
  • 东北抗日联军
  • 军事史料
  • 历史文献
  • 抗战史
  • 东北历史
  • 解放战争
  • 军史
  • 档案
  • 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末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ISBN:9787506570718
商品编码:30137257438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5-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东北抗日联军 文献(3)

定价:68.00元

作者: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065707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所编的《东北抗日联军文献(3)(精)/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客观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好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旨在反映中国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人民武装英勇抗战的辉煌历程、宝贵经验和贡献,深刻揭示中国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目录


张寿篯关于目前军事政治任务致依东各部队的信 (1938年1月10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司令部悼念烈士祭文 (1938年1月28日)东北反日总会、抗联、二路军总指挥部、北满联军总司令部关于拥护全国统一争取抗战后胜利告同胞书 (1938年2月10日)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关于军事计划及干部分配问题致吉东特委的报告 (1938年3月15日)柴世荣等关于抗联第四、五军混合远征队行动情况致周保中的信 (1938年4月29日)东北抗日联军军事教育大纲 (1938年5月3日)王光宇关于远征队活动情况致周保中的信 (1938年6月29日)王效明等关于老道沟联席会议议决事项致周保中的信 (1938年7月4日)吉东省委关于游击策略与任务致李文彬等的信 (1938年7月21日)周保中关于联合作战等问题致李文彬、景乐亭等的信 (1938年7月21日)王效明关于各部行动及敌情等问题致周保中的信 (1938年7月22日)全东北抗日救国总会及抗联第二、第三路军关于拥护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紧急通告 (1938年8月1日)金策关于部队西征情况致张寿钱、高升山的信 (1938年10月16日)中国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致杨靖宇转东北抗日联军官兵及全体东北同胞电 (1938年11月5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印发步哨日常守规和特别守规 (1938年)北满临时省委关于开辟嫩江地区工作致张寿篯等的信 (1939年2月12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部训练处期训练班规则 (1939年4月25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成立宣言 (1939年5月30日)张寿篯等关于抗联第三路军举行成立典礼致国民电 (1939年5月30日)张寿钱等关于成立抗联第三路军致马占山及八路军游击师电 (1939年5月30日)吉东省委转发省委执行部关于东北游击运动目前严重阶段斗争任务致各地党组织的紧急通知 (1939年7月10日)北满省委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告北满全体党员书 (1939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龙南指挥部成立宣言 (1939年9月25日)……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图书名称: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东北抗日联军 文献(3) 9787506570718 --- 图书简介 主题聚焦:抗战烽烟中的东北铁流——珍贵文献的深度挖掘与呈现 本丛书旨在系统梳理和展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中,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的珍贵军事史料。本册(第3卷)作为“东北抗日联军文献”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于抗日战争初期至中期,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严酷的环境下,坚持游击战争、开展政治动员、以及与其他抗日力量协同作战的详尽文献记录。 核心内容板块概述: 一、 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与早期斗争(1931-1937) 本卷文献资料集中展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路抗日武装力量如何从分散走向联合,最终形成东北抗日联军的光辉历程。 1. 联合与整编的档案记录: 详细收录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各根据地和游击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组织结构调整以及军事力量整合的原始文件。这包括对各级指挥机构的任命、政治委员制度的建立、以及队伍内部纪律建设的条例。 2. 早期战略部署与军事行动报告: 收集了在“满洲国”统治初期,联军领导人针对日伪军“集团讨伐”和“治安强化运动”所制定的防御与反“讨伐”作战方案。文献中详述了早期游击战的战术运用,如伏击、袭扰和情报获取的经验总结。 3. 根据地建设的艰辛: 呈现了如何在日军严密控制下,开辟和维持小型游击根据地的艰巨性。这包括粮食筹集、医药短缺的报告,以及针对地方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材料和工作总结。 二、 面对“五次大讨伐”的严峻考验(1937-1940年代初) 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围剿”力度空前加强,本部分文献真实再现了联军官兵在绝境中坚持斗争的史诗。 1. 指挥体系的调整与核心领导层的文献: 深入展现了在外部环境恶化、交通线被切断、后勤补给几乎断绝的背景下,联军最高领导层如何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指挥作战的电文、会议记录和口述整理材料。特别关注了在艰难时期,部队思想不松懈、政治信念坚定的文献佐证。 2. 反“讨伐”作战的详细记录: 选取了若干次重大反“讨伐”战役的战斗简报、战后评估和伤亡统计。这些一手资料揭示了游击战在极端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实施细节,如冬季的雪地战术、利用密林进行隐蔽和机动作战的策略。 3. 艰苦环境下的后勤与医疗文献: 收集了关于“野战医院”的设立、药品和被服的极度匮乏,以及依靠群众力量解决基本生存需求的报告。这些文献直观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超越常人想象的生存意志。 三、 战略转移与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 本卷部分文献记录了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根据全国抗战大局和国际形势变化,所做出的战略性战略转移决策。 1. 向苏联远东地区转移的决策文件: 详细阐述了为保存革命火种,实施战略性撤退的部署和路线安排。这包括对部队的重新编组、军事物资的转移清单,以及对留守部队的指示。 2. 与苏军的初步接触与合作文献: 包含了联军代表与苏方进行接触、商讨边境安全和抗日情报共享的早期往来记录,为后续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3. 对敌后工作及信息战的重视: 记录了联军在被迫转移过程中,仍旧坚持对留守的游击队和地方党组织进行指示,确保抗日旗帜不倒的文献。这体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战略思想在文献中的体现。 史料价值与研究意义: 本套丛书的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央档案馆、省级档案馆、军事史研究机构的解密档案、幸存老兵的回忆整理稿(经核对)以及早期印刷的内部刊物。它不仅是研究东北抗日联军历史的不可或缺的一手资料,更为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提供了最直接、最翔实的历史证据。 这些文献的系统整理和出版,有助于纠正和完善对东北抗日联军历史的片面认识,展现其作为中国抗日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和高超的游击战艺术。 本书面向读者群体: 军事历史研究人员、抗战史学者、东北抗战史爱好者、党史研究工作者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军事史有深度探究需求的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档案,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空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深度和广度,表明了编纂者付出的巨大心血和严谨态度。我个人认为,任何想要撰写关于东北抗联历史的论文或专著的人,都必须将这本书列为核心参考书目。它提供的文献资料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我们修正和完善以往一些相对模糊的认知。阅读它需要耐心,因为它不是通俗读物,但你投入的每一分钟,都会换来对历史更深刻、更精确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是一套严肃、专业、不可或缺的史料集,对于弘扬和传承历史记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仅仅作为“史料”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早期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极端困境中的坚韧与智慧。我尤其欣赏它在收录文献时所展现出的客观性,并没有刻意进行过度的渲染,而是让那些冰冷的记录去诉说历史的真相。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理解和感悟。对于我们这一代身处和平年代的人来说,去细读这些文献,不仅是学习历史,更是在接受一次精神洗礼。那些关于如何在绝境中保持信仰、如何与民众紧密结合的记载,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实践参考。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值得称赞,在如此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能做到清晰易读实属不易。我通常习惯于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做大量的笔记和交叉比对,而这册文献的编排方式,极大地便利了我的工作。它不像某些史料集那样晦涩难懂,反而结构紧凑,逻辑性强。尤其是关于一些关键战役的电报往来和指挥命令的记录,那种紧张感和决策的艰难,隔着几十年的时光都能清晰地传递过来。这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历史上的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如果你是希望通过原始材料来重建历史场景的研究者,这本书无疑是一个宝库,它提供的视角是任何二手资料都无法替代的,那种原汁原味的感觉,太棒了。

评分

天哪,这本书简直是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们的福音!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套丛书的,立刻就被它的深度和广度所吸引。当我翻开这本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文献集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和史料的真实性,真的让人热血沸腾。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实,更是通过大量一手资料,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那段艰苦卓绝的抗争岁月。里面的文献整理得非常系统,时间脉络清晰,让你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抗联队伍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是如何坚持斗争、发展壮大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常被主流历史叙事提及的细节,这本书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挖掘和呈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东北抗联的真实面貌,这本书绝对是绕不开的经典之作,它展现的不仅是军事斗争,更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评分

作为一名历史学习者,我经常在寻找那种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阅读吸引力的书籍,而这套《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的这册关于东北抗联的文献,恰好完美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的编纂质量非常高,文献的选取标准可见一斑,都是经过严格考证的珍贵资料。阅读过程中,我特别留意了那些关于部队内部组织、物资筹集、以及对日伪军作战策略的记载。这些细节的呈现,让原本抽象的“抗联斗争”变得具体可感,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与其他侧重于宏大叙事的历史著作不同,这本书的文献视角更加微观和扎实,它为你搭建了一个观察历史侧面的独特窗口。可以说,它为理解整个抗日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文献支撑。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这段历史有严肃研究兴趣的朋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