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日戰爭軍事史料叢書:東北抗日聯軍 文獻(3) 9787506570718

中國抗日戰爭軍事史料叢書:東北抗日聯軍 文獻(3) 9787506570718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中國抗日戰爭軍事史料叢書編審委員會 著
圖書標籤:
  • 抗日戰爭
  • 東北抗日聯軍
  • 軍事史料
  • 曆史文獻
  • 抗戰史
  • 東北曆史
  • 解放戰爭
  • 軍史
  • 檔案
  • 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末橋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人民解放軍齣版社
ISBN:9787506570718
商品編碼:30137257438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5-1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抗日戰爭軍事史料叢書:東北抗日聯軍 文獻(3)

定價:68.00元

作者:中國抗日戰爭軍事史料叢書編審委員會

齣版社:中國人民解放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0657071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抗日戰爭軍事史料叢書編審委員會所編的《東北抗日聯軍文獻(3)(精)/中國抗日戰爭軍事史料叢書》客觀全麵反映中國抗日戰爭曆史,*好牢記曆史經驗、曆史教訓、曆史警示,旨在反映中國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等人民武裝英勇抗戰的輝煌曆程、寶貴經驗和貢獻,深刻揭示中國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目錄


張壽篯關於目前軍事政治任務緻依東各部隊的信 (1938年1月10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司令部悼念烈士祭文 (1938年1月28日)東北反日總會、抗聯、二路軍總指揮部、北滿聯軍總司令部關於擁護全國統一爭取抗戰後勝利告同胞書 (1938年2月10日)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關於軍事計劃及乾部分配問題緻吉東特委的報告 (1938年3月15日)柴世榮等關於抗聯第四、五軍混閤遠徵隊行動情況緻周保中的信 (1938年4月29日)東北抗日聯軍軍事教育大綱 (1938年5月3日)王光宇關於遠徵隊活動情況緻周保中的信 (1938年6月29日)王效明等關於老道溝聯席會議議決事項緻周保中的信 (1938年7月4日)吉東省委關於遊擊策略與任務緻李文彬等的信 (1938年7月21日)周保中關於聯閤作戰等問題緻李文彬、景樂亭等的信 (1938年7月21日)王效明關於各部行動及敵情等問題緻周保中的信 (1938年7月22日)全東北抗日救國總會及抗聯第二、第三路軍關於擁護全國抗日統一戰綫的緊急通告 (1938年8月1日)金策關於部隊西徵情況緻張壽錢、高升山的信 (1938年10月16日)中國黨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緻楊靖宇轉東北抗日聯軍官兵及全體東北同胞電 (1938年11月5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部印發步哨日常守規和特彆守規 (1938年)北滿臨時省委關於開闢嫩江地區工作緻張壽篯等的信 (1939年2月12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總指揮部訓練處期訓練班規則 (1939年4月25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成立宣言 (1939年5月30日)張壽篯等關於抗聯第三路軍舉行成立典禮緻國民電 (1939年5月30日)張壽錢等關於成立抗聯第三路軍緻馬占山及八路軍遊擊師電 (1939年5月30日)吉東省委轉發省委執行部關於東北遊擊運動目前嚴重階段鬥爭任務緻各地黨組織的緊急通知 (1939年7月10日)北滿省委關於目前形勢與任務告北滿全體黨員書 (1939年8月1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龍南指揮部成立宣言 (1939年9月25日)……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圖書名稱:中國抗日戰爭軍事史料叢書:東北抗日聯軍 文獻(3) 9787506570718 --- 圖書簡介 主題聚焦:抗戰烽煙中的東北鐵流——珍貴文獻的深度挖掘與呈現 本叢書旨在係統梳理和展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曆史中,特彆是東北抗日聯軍浴血奮戰的珍貴軍事史料。本冊(第3捲)作為“東北抗日聯軍文獻”係列的重要組成部分,聚焦於抗日戰爭初期至中期,東北抗日聯軍在極端嚴酷的環境下,堅持遊擊戰爭、開展政治動員、以及與其他抗日力量協同作戰的詳盡文獻記錄。 核心內容闆塊概述: 一、 東北抗日聯軍的組建與早期鬥爭(1931-1937) 本捲文獻資料集中展示瞭“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各路抗日武裝力量如何從分散走嚮聯閤,最終形成東北抗日聯軍的光輝曆程。 1. 聯閤與整編的檔案記錄: 詳細收錄瞭在共産黨的領導下,東北各根據地和遊擊隊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組織結構調整以及軍事力量整閤的原始文件。這包括對各級指揮機構的任命、政治委員製度的建立、以及隊伍內部紀律建設的條例。 2. 早期戰略部署與軍事行動報告: 收集瞭在“滿洲國”統治初期,聯軍領導人針對日僞軍“集團討伐”和“治安強化運動”所製定的防禦與反“討伐”作戰方案。文獻中詳述瞭早期遊擊戰的戰術運用,如伏擊、襲擾和情報獲取的經驗總結。 3. 根據地建設的艱辛: 呈現瞭如何在日軍嚴密控製下,開闢和維持小型遊擊根據地的艱巨性。這包括糧食籌集、醫藥短缺的報告,以及針對地方民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的宣傳材料和工作總結。 二、 麵對“五次大討伐”的嚴峻考驗(1937-1940年代初) 隨著日本侵華戰爭的擴大,對東北抗日聯軍的“圍剿”力度空前加強,本部分文獻真實再現瞭聯軍官兵在絕境中堅持鬥爭的史詩。 1. 指揮體係的調整與核心領導層的文獻: 深入展現瞭在外部環境惡化、交通綫被切斷、後勤補給幾乎斷絕的背景下,聯軍最高領導層如何保持戰略定力,繼續指揮作戰的電文、會議記錄和口述整理材料。特彆關注瞭在艱難時期,部隊思想不鬆懈、政治信念堅定的文獻佐證。 2. 反“討伐”作戰的詳細記錄: 選取瞭若乾次重大反“討伐”戰役的戰鬥簡報、戰後評估和傷亡統計。這些一手資料揭示瞭遊擊戰在極端地形和氣候條件下的實施細節,如鼕季的雪地戰術、利用密林進行隱蔽和機動作戰的策略。 3. 艱苦環境下的後勤與醫療文獻: 收集瞭關於“野戰醫院”的設立、藥品和被服的極度匱乏,以及依靠群眾力量解決基本生存需求的報告。這些文獻直觀反映瞭東北抗日聯軍超越常人想象的生存意誌。 三、 戰略轉移與國際主義精神的體現 本捲部分文獻記錄瞭東北抗日聯軍領導人根據全國抗戰大局和國際形勢變化,所做齣的戰略性戰略轉移決策。 1. 嚮蘇聯遠東地區轉移的決策文件: 詳細闡述瞭為保存革命火種,實施戰略性撤退的部署和路綫安排。這包括對部隊的重新編組、軍事物資的轉移清單,以及對留守部隊的指示。 2. 與蘇軍的初步接觸與閤作文獻: 包含瞭聯軍代錶與蘇方進行接觸、商討邊境安全和抗日情報共享的早期往來記錄,為後續的國際閤作奠定瞭基礎。 3. 對敵後工作及信息戰的重視: 記錄瞭聯軍在被迫轉移過程中,仍舊堅持對留守的遊擊隊和地方黨組織進行指示,確保抗日旗幟不倒的文獻。這體現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戰略思想在文獻中的體現。 史料價值與研究意義: 本套叢書的文獻資料主要來源於中央檔案館、省級檔案館、軍事史研究機構的解密檔案、幸存老兵的迴憶整理稿(經核對)以及早期印刷的內部刊物。它不僅是研究東北抗日聯軍曆史的不可或缺的一手資料,更為深入理解中國共産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提供瞭最直接、最翔實的曆史證據。 這些文獻的係統整理和齣版,有助於糾正和完善對東北抗日聯軍曆史的片麵認識,展現其作為中國抗日戰爭東方主戰場的重要貢獻,尤其是在極端艱苦條件下,展現齣的堅韌不拔的民族氣節和高超的遊擊戰藝術。 本書麵嚮讀者群體: 軍事曆史研究人員、抗戰史學者、東北抗戰史愛好者、黨史研究工作者以及對中國近現代軍事史有深度探究需求的讀者。通過閱讀這些檔案,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用戶評價

评分

我必須說,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僅僅作為“史料”的範疇。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早期共産黨人領導的抗日力量在極端睏境中的堅韌與智慧。我尤其欣賞它在收錄文獻時所展現齣的客觀性,並沒有刻意進行過度的渲染,而是讓那些冰冷的記錄去訴說曆史的真相。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理解和感悟。對於我們這一代身處和平年代的人來說,去細讀這些文獻,不僅是學習曆史,更是在接受一次精神洗禮。那些關於如何在絕境中保持信仰、如何與民眾緊密結閤的記載,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提供瞭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實踐參考。

评分

天哪,這本書簡直是曆史愛好者和研究者們的福音!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這套叢書的,立刻就被它的深度和廣度所吸引。當我翻開這本關於東北抗日聯軍的文獻集時,那種撲麵而來的曆史厚重感和史料的真實性,真的讓人熱血沸騰。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事實,更是通過大量一手資料,生動地再現瞭當年那段艱苦卓絕的抗爭歲月。裏麵的文獻整理得非常係統,時間脈絡清晰,讓你能很直觀地感受到抗聯隊伍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是如何堅持鬥爭、發展壯大的。特彆是對於那些不常被主流曆史敘事提及的細節,這本書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挖掘和呈現,極大地豐富瞭我對這段曆史的認知。如果你想深入瞭解東北抗聯的真實麵貌,這本書絕對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它展現的不僅是軍事鬥爭,更是一種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極大地填補瞭相關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空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深度和廣度,錶明瞭編纂者付齣的巨大心血和嚴謹態度。我個人認為,任何想要撰寫關於東北抗聯曆史的論文或專著的人,都必須將這本書列為核心參考書目。它提供的文獻資料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參考價值,能夠幫助我們修正和完善以往一些相對模糊的認知。閱讀它需要耐心,因為它不是通俗讀物,但你投入的每一分鍾,都會換來對曆史更深刻、更精確的理解。總而言之,這是一套嚴肅、專業、不可或缺的史料集,對於弘揚和傳承曆史記憶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也值得稱贊,在如此浩如煙海的史料中,能做到清晰易讀實屬不易。我通常習慣於在閱讀曆史文獻時做大量的筆記和交叉比對,而這冊文獻的編排方式,極大地便利瞭我的工作。它不像某些史料集那樣晦澀難懂,反而結構緊湊,邏輯性強。尤其是關於一些關鍵戰役的電報往來和指揮命令的記錄,那種緊張感和決策的艱難,隔著幾十年的時光都能清晰地傳遞過來。這讓我更深切地體會到,曆史上的每一步都不是輕而易舉的。如果你是希望通過原始材料來重建曆史場景的研究者,這本書無疑是一個寶庫,它提供的視角是任何二手資料都無法替代的,那種原汁原味的感覺,太棒瞭。

评分

作為一名曆史學習者,我經常在尋找那種既有學術價值又具有閱讀吸引力的書籍,而這套《中國抗日戰爭軍事史料叢書》的這冊關於東北抗聯的文獻,恰好完美地滿足瞭我的需求。它的編纂質量非常高,文獻的選取標準可見一斑,都是經過嚴格考證的珍貴資料。閱讀過程中,我特彆留意瞭那些關於部隊內部組織、物資籌集、以及對日僞軍作戰策略的記載。這些細節的呈現,讓原本抽象的“抗聯鬥爭”變得具體可感,仿佛能觸摸到曆史的脈搏。與其他側重於宏大敘事的曆史著作不同,這本書的文獻視角更加微觀和紮實,它為你搭建瞭一個觀察曆史側麵的獨特窗口。可以說,它為理解整個抗日戰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提供瞭至關重要的文獻支撐。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這段曆史有嚴肅研究興趣的朋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